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思想战线, 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7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1-09-15
    上一期   
    文化符号学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
    冯月季, 石刚
    2021, 47(5):  1-9. 
    摘要 ( 1534 )   PDF (30329KB) ( 5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文化符号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具有根基性的意义和价值,文化符号承载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使中华民族具有共同的文化根脉,能够形成民族向心力;文化符号是凝聚中华民族情感认同的纽带,能够唤起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身份认同;文化符号还能够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反思,在新时代历史语境中保持民族文化的创造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从文化符号入手,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原型价值内涵以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通过“元符号性”升级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赋予现代价值内涵,从而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的价值维度;在互联网兴起的全球传播时代,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打造国家文化符号,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以增进国家与民族认同。
    边疆民族地区道路建设与村落社会变迁——基于滇藏线重镇奔子栏村的考察
    李志农, 张辉
    2021, 47(5):  10-17. 
    摘要 ( 1088 )   PDF (27564KB) ( 4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奔子栏村是滇藏公路重镇,其发展过程与道路建设密切相关,形成一种变动之中的空间形态与村落社区的互动关系。考察不同时期道路变迁对沿线地方社区的影响,可以窥探滇西北高原地区百余年间发生的剧烈变迁。作为交通要道的奔子栏村,“因路而起、因路而兴、因路而变”。此个案亦可以提示我们,在当前高等级公路的建设中,在考虑快速连接两端关键节点的同时,也应关照到次区域、次节点的利益,构建包容、合作、共赢的,且尽可能整体关照的新型道路与社区关系。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一个有机农场的劳动过程研究
    卢成仁
    2021, 47(5):  18-28. 
    摘要 ( 1118 )   PDF (36008KB) ( 1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现有研究对于劳动过程的讨论基本集中在工业、服务业领域,较少涉及农业劳动控制的分析。有机农业的种植方式、生活方式与社会改良目标,经常被看作是一种社会理想。事实上,有机农场通过认同、提成、补偿三种机制的运作,在高度不稳定的自然条件下稳定组织并获取人们的劳动投入。在有机农业劳动过程中,当价值认同转化为“隐形强制”的劳动控制时,社会理想转变为一种现实运作:制造劳动过程的甘愿和同意,高效率、低成本达成劳动控制。但是,社会理想与现实运作的结构性对立,使得有机农业劳动控制过程出现破局。只有协调、平衡农场与员工的利益,使具有乌托邦意义的理想与有机农业劳动过程中的现实运作相互对应、统合,从而真正提升农场劳动效率,才能在劳动控制层面为有机农业在中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法的地方知识与实践:三个民族志案例的比较研究
    陈晋
    2021, 47(5):  29-37. 
    摘要 ( 1321 )   PDF (30174KB) ( 5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长时段的田野调查与细腻的民族志研究,人类学家发现,现实中的法不仅意味着自上而下、抽象的外在规则,更对应千差万别的文化观念和相应的行为模式。有关法的知识与当地的道德秩序密不可分,人们对规则的认识亦是对世界的认识,同时也是对伦理化的社会关系的认识,因此,“法律”和“正确”难以二分。法的地方实践有坚实的社会基础,这一基础并不仅仅是地方的,而是区域或国家的,嵌入了宏观的权力网络。仪式提供了某种契机,促使当地人运用具体的知识和实践手段去落实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从共有看共生:斐济乡村的共同体实践
    和文臻
    2021, 47(5):  38-45. 
    摘要 ( 1045 )   PDF (26493KB) ( 2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斐济村庄共同体对“共享”的认同和共生的伦理实践,与现行基于共有的土地制度密不可分,主要表现为村庄的土地共有和房屋共享两种基本形态,是当地社会共生文化意义和象征的基础。共有是斐济地方物权基本所有形式,且作为斐济乡村的基础性力量贯穿于村民的日常生活实践之中,在乡村共生地方文化形成与实践过程中起到了整合性的作用。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四重内涵及其当代价值——基于对《资本论》的解读
    何玉芳, 张晓
    2021, 47(5):  46-53. 
    摘要 ( 2486 )   PDF (27301KB) ( 8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资本论》的副标题定为“政治经济学批判”,表明《资本论》不仅是在经济层面研究商品、货币、资本、劳动价值与剩余价值的政治经济学说,还是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视域下剖析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乃至灭亡的过程中寻求人类解放道路的新世界观。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哲学基础和价值取向四重内涵来研究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对深化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性从资本到劳动的原则性转变
    陈立新, 张婷婷
    2021, 47(5):  54-60. 
    摘要 ( 1031 )   PDF (24494KB) ( 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资本为主导原则的西方现代性,在创造巨大的物质生产力的同时,也使人受到“物的依赖关系”的抽象统治。马克思在批判国民经济学以物为本的劳动原则和黑格尔抽象的精神劳动的基础上,弘扬真正的劳动原则,用以超越并替代资本原则,为现代性的转型与建构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思想资源和方法论指导。当代中国通过“以人民为中心”的富有原则高度的实践,正在开展构建新型现代性的成功实践,开辟了人类现代化运动的社会主义方向和路径,开启了对人类历史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新型文明图景。
    陈寅恪与清华“新史学”:教研取向与治史方法辨析
    袁国友
    2021, 47(5):  61-78. 
    摘要 ( 1070 )   PDF (59199KB) ( 1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清华大学历史系的著名教授,陈寅恪的治学风格与蒋廷黻所倡导的“三个并重”的清华“新史学”取向有着高度的契合性。陈寅恪的治史取向和方法特征体现在:具有中西兼综的学术视野和多种语言文字能力,能够广泛使用中外史籍材料和各种语文工具来研治历史,强调史料是治史的基础,反对脱离史实的“微言大义”;既精于考据,又善于会通和综合,主张在史实中求史识,能够在考辨史实的基础上提出通识性见解;既能以哲学的眼光来看待历史的发展演变,对以社会科学方法治史持肯定态度,同时又强调要实事求是、论从史出,反对以西方的理论假说对中国历史作任意解说。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陈寅恪既是清华“新史学”取向的同道者,也是“新史学”方法的践行者,陈寅恪及清华史学共同体的治学取向与方法,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科技信息传播控制机制探析(1946~1955年)
    潘迎春, 洪玲艳
    2021, 47(5):  79-90. 
    摘要 ( 1053 )   PDF (42375KB) ( 1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美国将中国科技发展视为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威胁,开始打压中国科技企业,限制中国公民赴美学习和交流,加强出口限制,试图遏制中国科技发展。这一系列措施反映了美国重启科技领域的冷战,加强对科技信息传播的控制。美国对科技信息传播的控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显示了强大的力量,美国意识到科技对于国家安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开始严格控制科技信息的传播。通过保密先进科技、限制科技人员的出入境以及控制科技资料和产品的出口,美国政府构建了一套全方位的科技信息传播控制机制。该机制有助于美国垄断先进科技,维持科技领先优势,成为美国维持世界霸权的重要工具。
    宋代城市税收视角下的城乡关系变动研究
    王浩禹
    2021, 47(5):  91-101. 
    摘要 ( 1104 )   PDF (37699KB) ( 3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城市税收是观察城乡关系的重要视角。宋代对坊郭户和乡村户分开征税,税制城乡分野,表明了城乡差别。对坊郭户单独征税是宋代城乡分离的重要标志。城市税收征收以城市经济为基础,农业税收征收以农业经济为前提,两者具有经济形态、地域和征收方式以及税收体制的不同,城乡自然存在差别和分离。宋代城市财税力量的不断崛起,成为政府的财税之源和重要依赖。这表明城市工商业得到充分的发展,进一步加剧了宋代城乡之间的分离。此外,由于宋政府出于增加税收的目的,部分税种城乡共征,城市财税支持农村,农村财税支持城市,表明城乡存在联系和似无差别的一面,城乡呈现一体化的变动趋势。而这种变动趋势是以宋代城乡关系分离与一体并存为特点。宋代城市税收对城乡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形成了作用城乡关系的变动机制。中国古代城乡关系的变动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从城市税收的视角来看,宋代是中国城乡关系的重要转折点。这对我们重新认识中国传统社会城乡关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网络媒介、文化共同体与新型城镇化
    张苏秋
    2021, 47(5):  102-109. 
    摘要 ( 1085 )   PDF (28125KB) ( 3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网络媒介是发展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工具。从构建城乡文化共同体的视角出发,网络媒介所构建的网络空间能为城乡居民提供非在地性和谐共处的机会,从而为构建城乡文化共同体提供了空间条件。网络媒介推动城乡文化价值的互动和重构,表现在网络媒介促进城乡人口流动和推动城乡文化再生产两个方面。前者有两方面的意涵:一是能促进农村居民流向城市就业,或城市居民流向农村消费,实现城乡区域间的人口转移红利;二是能促使城乡人口由传统的线下活动向新兴的互联网空间流动,实现在地性向非在地性的转移。后者也有两方面意涵:一是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作为互联网米姆(meme),共同参与网络文化的建构;二是网络文化反过来重构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进一步地,发展网络媒介有助于弥合城乡文化鸿沟,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SFIC模型的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协同治理研究
    陈小华
    2021, 47(5):  110-118. 
    摘要 ( 1493 )   PDF (29814KB) ( 2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与老挝跨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需要中老两国紧密的合作。加强两国跨境联合保护的协同程度,提升两国之间协作的广度和深度,构建协同的合作平台是维护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与实现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当前,在中老两国跨境联合保护工作中,双方的政治性权力难以转换成协同治理的引领性力量,行政性权力难以转换成有效执行的力量。SFIC模型分析视角有助于探究联合保护协同治理中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联合保护协同基础、发挥联合保护协同治理相关主体作用、加强联合保护协同治理制度设计、保障联合保护协同过程有效性等,可以提升中老两国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工作的长效性与可持续性。
    农田水利建设与政党服务整合:以县域为观察视角
    王敬尧, 王承禹
    2021, 47(5):  119-129. 
    摘要 ( 996 )   PDF (34967KB) ( 1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县级党委为推进农田水利建设,采用了组织整合、利益整合和价值整合的策略来调动社会资源和确保精准服务,农田水利建设因削弱地方权威、惠及群体广泛、受众需求特性也会促进社会整合。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结果”双重社会整合机制适用于大多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政党主导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下乡促进的社会整合可以称为服务整合。农田水利建设的经验表明:服务整合的支撑机制会发生变化;服务整合需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自我调适的组织;县级党委是服务整合的关键层级。
    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文化路径——基于一个少数民族村寨的文化扶贫实践
    耿达
    2021, 47(5):  130-139. 
    摘要 ( 1091 )   PDF (31405KB) ( 3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文化扶贫实践是赋予贫困社区与贫困人口以文化动能,提升其自我发展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贫困社区的文化能人、文化自组织是文化赋能的重要载体,基层政府是贫困社区公共空间营造的重要力量。文化扶贫实践的成效,取决于乡土社会内部的文化资源网络与政府制度供给的文化服务平台之间的耦合程度,同时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及社区公共空间的营造,对于促进社群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发挥了关键作用,进而成为推动社区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文化路径,在于发挥基层政府的治理能力与社区自组织的运行能力,协同联动赋予贫困社区与贫困人口文化动能,达成文化乐民、文化育民和文化富民的目标。
    大数据时代数据犯罪认定的方法转向与价值回归
    赵春玉
    2021, 47(5):  140-149. 
    摘要 ( 1026 )   PDF (34705KB) ( 2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数据时代数据犯罪的认定,虽然需要融入技术的方法以增强刑法教义学的自主性和应变性,但其仍是关涉具体个体切身利益的小数据问题。以数据为中心的数据主义将中立的数据本身平移为数据犯罪的法益,不仅抽空了法益的本体论和目的论价值,而且以相关关系取代因果关系,导致数据犯罪的认定走向极端的预防性扩张。因而,数据犯罪的认定仍需向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刑事法治回归,以数据本身所征表的数据信息为中心来建构法益,确保其与具体数据犯罪的法益发生直接关联;以针对数据所实施的行为具有创设侵害法益风险(不法)的功能且现实化为不法结果为前提,限定数据犯罪因果关系的范围。藉此明确刑法问题与技术问题的界限,将小数据保护与大数据流动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从生成到还原——结构语言学发现程序的重新评价
    陈保亚, 鲁方昕
    2021, 47(5):  150-157. 
    摘要 ( 1320 )   PDF (25292KB) ( 2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语言还原程序是语言习得的最初过程,在此基础上才可能进一步讨论生成。生成语法的一个问题是没有很好地还原单位和规则,因此出现了生成能力过强和过弱的现象。结构语言学发现程序的本质是寻找单位,并通过单位的分布来控制规则。从语言还原程序的角度看,结构语言学发现程序的方向并没有错,并在田野调查中起着根本作用。只是结构语言学坚持线性分析并完全用分布来控制规则的思路遇到了现实困境,规则不完全是线性的。在规则和单位的还原过程中,重要的是区分不平行、平行不周遍和平行周遍几种组合。
    模式转换与创新:以“党史”为重点内容的思政课选择性必修课建设
    张琳
    2021, 47(5):  158-164. 
    摘要 ( 1122 )   PDF (25347KB) ( 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以“党史”为重点内容的思政选择性必修课是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立德树人任务的具体体现,是推动高校思政课模式转换和教学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是现有思政4+1必修课程的有益补充和深入拓展,是对大学生进行以“党史”为重点内容的“四史”教育的路径延伸。思政选择性必修课需要在深研教学内容、教育对象、教学环境、教学手段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以“党史”为重点内容的思政选择性必修课的建设目标、内容设置、资源配置、师资建设、组织实施,以及效果评估等各环节的逻辑关系,以实现思政课选择性必修课建设的模式转换和教学改革创新。
    培育国家公民:黑格尔“客观精神”中的教化及其作用
    邱安琪
    2021, 47(5):  165-172. 
    摘要 ( 1239 )   PDF (27713KB) ( 2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教化”是黑格尔精神哲学中的重要问题。“客观精神”中的教化,以抽象的自由理性之人为起点,超越对个体主观认识的培育,旨在现实的社会中培育国家公民。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化应根据“抽象法—道德—伦理”的逻辑顺序,在方法上从外部强制发展为说服感化,在内容上从否定性内容发展为肯定性内容,最终达到外部规定与内心认同在更高层次上的统合。基于“家庭”与“市民社会”两环节是“国家的理念”自身的分化,教化的过程应在“家庭—市民社会—国家”教化一体化中完成。黑格尔“客观精神”中的教化,围绕人的社会政治属性展开,对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具有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