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思想战线, 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1-07-15
    上一期   
    学习和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八个向度
    张瑞才
    2021, 47(4):  1-11. 
    摘要 ( 1129 )   PDF (10049KB) ( 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论述精辟。这一思想深入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形成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逻辑严密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体系。这一思想是生态价值观、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的总集成,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总方针、总依据和总要求。
    中国共产党人民观探索的百年历程、基本经验和未来展望
    燕连福, 王丽莎
    2021, 47(4):  12-20. 
    摘要 ( 1358 )   PDF (7699KB) ( 2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百年探索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以人民解放为主题的人民观时期,以人民当家做主为主题的人民观时期,以人民温饱为主题的人民观时期,以人民发展为主题的人民观时期。在百年人民观的探索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宝贵经验,体现为坚守人民根本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遵循人民满意标准,确保人民利益至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发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观,要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自觉践行初心使命;着力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与世界各国携手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的理论逻辑、基本经验及世界意义
    万秀丽, 刘登辉
    2021, 47(4):  21-32. 
    摘要 ( 1211 )   PDF (11245KB) ( 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的理论逻辑基于马克思反贫困理论,深刻体现其人民至上的立场,以及发展社会生产、消灭剥削、提高劳动者受教育水平、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等内在要求。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着眼不同阶段发展实际和历史使命,对马克思反贫困理论进行了综合性、动态性、立体性的继承发展,探索形成了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党领导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大扶贫格局以及立足实际以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等基本经验。这些经验对推进国际减贫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社会治理发展历程与重要经验
    宋友文, 王煜霏
    2021, 47(4):  33-41. 
    摘要 ( 1548 )   PDF (7901KB) ( 3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围绕着治理什么样的社会、怎样治理社会的问题来看,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的历史是一部探索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之路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治理思想从理想走向实践,经历了从社会改造到社会管理再到社会治理的演变过程。回首百年党史,坚持党对社会治理的领导,发挥多元主体治理效能;以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为指导,兼采中外社会治理优秀思想资源;以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为重心,加强社会治理制度体系顶层设计;坚持系统性思维,全面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的重要经验和现实启示。
    信息社会的发生与乡土中国的文化转型
    赵旭东
    2021, 47(4):  42-55. 
    摘要 ( 1111 )   PDF (11996KB) ( 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一种大家彼此共在的网络虚拟熟人社会正在形成,这也意味着是一种信息社会的发生。这是由一种新的网络技术的普及所带来的。我们需要思考信息技术的本质以及它所带来的生活上的一些更具根本性的变化是什么。变化起点落脚在了乡土中国这一根基之上,最后体现在了乡土中国的文化转型上。这种转型更为具体地借由四个维度而体现在五种表达上。
    居住方式、家庭策略、老年人主动生存与乡村振兴——基于广西一个贫困村落的调查
    张有春, 杜婷婷
    2021, 47(4):  56-63. 
    摘要 ( 1061 )   PDF (6966KB) ( 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当前关于农村老人的研究多宏观理论分析而少微观经验研究,多客体化的外部视角而忽视了家庭的能动性与老年人的主体性。在广西乙丑村,作为主要的家庭成员,老人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与生产劳动,程度不同地参与家庭决策,在家庭中持续发挥作用。在青年人婚姻方式的选择、家庭的分合决策中,人们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家庭策略,其间老人的生存需求也被纳入考虑,而没有被忽视或牺牲。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充分认识并调动家庭的能动性与老人的主体性,激发农村的内生动力,对于妥善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实现乡村振兴具有积极意义。
    同情的距离:远近的苦难、关爱与社交媒体时代的伦理人类学
    曾国华, 吴璟薇
    2021, 47(4):  64-73. 
    摘要 ( 1086 )   PDF (9503KB) ( 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数字技术驱动下的社交媒体,由于其连接性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灾难信息的全球化。然而,同类的众多重大事件信息的送达,并不一定会在某个具体的个体或者群体中获得同样的响应,甚至可能完全不会得到响应。这意味着虽然信息的“普遍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实现,但早期深入人心的普遍主义伦理及其后续的各种变体却对此无能为力。从实存哲学的角度重新审视关爱和情感的实践可能已经部分成为一种学界共识,从这种角度出发,可以得到对当下社交媒体时代一种剥去规范性道德优越感之后、更为实践导向的“道德”构建的考量。这种状况对于人类学的伦理研究来说,可能更多意味着一种机遇,而不是挑战。
    近40年来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研究述论
    张越
    2021, 47(4):  74-86. 
    摘要 ( 1053 )   PDF (12236KB) ( 1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40年来中国古史分期研究和讨论的情况较之以往有一些明显的新特点。“无奴论”的再度崛起、中国古史分期“新说”的涌现,为多年来悬而不决的古史分期问题开辟了更多的研究途径。“封建”名实问题的讨论促使学者对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框架中的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任何对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的学理分析都离不开史实的支撑、史料的依据、理论的导引和现实的考量。
    重建“历史事实”
    张轲风
    2021, 47(4):  87-97. 
    摘要 ( 1096 )   PDF (9664KB) ( 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国内史学界关于“历史事实”概念的认识,长期陷入“历史事件—历史事实”二分法这一西方话语的逻辑怪圈而无法自解,这是导致无法厘清历史虚无主义根源的重要原因。重建历史学中的“事实”关系是摒弃西方话语的关键。历史“元事实”是历史载体和历史认识形成的母体和源泉,由基本事实、过程事实、因果事实、观念事实四种类型构成,且具有真存性、根源性、庞杂性、唯一性、系统性、连续性、变化性、传承性、不可见性、难验性等特性。历史学家要达到的书写目的是,借助历史载体,运用历史、科学、艺术和价值四种思维而获得逻辑事实。逻辑事实是历史真实与历史认识的有机统一,是兼具客观性与主观性、科学性与艺术性、逻辑性和想象性的知识生产。其中,求真是史家之秉性、逻辑事实之基石、史学之根本。
    走向历史的记忆——新世纪以来中国历史学的一个新趋向
    朱洪斌
    2021, 47(4):  98-105. 
    摘要 ( 1003 )   PDF (7108KB) ( 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记忆与回忆为主题的研究风气日渐兴起,发展为欧美学术界跨学科研究的前沿领域。流行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各种记忆理论,大多以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的经典论述为源泉,并结合各国的学术传统及经验研究而批判性地发展起来。进入新世纪以后,这股“记忆之风”在中国学界和公共空间激起“发掘记忆,重构历史”的学术意识。在中国社会、历史及文化的研究中,值得重视的是三个方面的问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民间传说与历史记忆;社会记忆与乡土重建。记忆的历史研究,不应是“科学史学”的障碍;相反,它不仅拓展了通往“历史真实”的渠道,而且为认识人性之本相提供一种重要的路径。
    诸子学与现代中国学术话语的重构
    王锐
    2021, 47(4):  106-115. 
    摘要 ( 988 )   PDF (9573KB) ( 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代以来,在中西关系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中国传统学术话语出现了巨大的危机。不少人都在思考如何以新的方式重构中国传统。在此过程中,诸子学引起了现代中国不同学术流派的重视,对之展开了许多研究与解释。在今天,需要在大量掌握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立足于当代实践,辨析那些基于特定历史背景出现的关于诸子学的观点,剖析其背后的政治与文化诉求;同时需要秉持先因后创的立场,着眼于中国现代学术史演进的脉络,挖掘那些可以作为当代学术话语建设的学术遗产与思想资源。
    适应性治理:乡镇治理中的体制弹性与机制创新
    田先红
    2021, 47(4):  116-127. 
    摘要 ( 1075 )   PDF (9721KB) ( 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经济社会快速转型的背景下,基层治理体制如何保持强大的适应能力,是新时代的基层治理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片线结合”作为乡镇的一种重要制度创新,能够让乡镇通过机制创新实现人力资源的重新整合、激发体制活力。面对治理资源匮乏而治理事务繁杂且具有较强非规则性的状况,乡镇必须通过机制创新整合体制资源、激发体制活力,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需求,完成治理任务。体制稳定与机制灵活是乡镇治理的一体两面。在机制创新的同时,乡镇仍然保留了党政办、社会事务办等业务部门,使其具备与上级党委政府相对接的能力,从而确保了体制的稳定性,同时增强了体制韧性。乡镇通过“片线结合”机制创新使体制运转起来,从微观层面揭示了我国国家治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密码。
    厚植与补强:信访制度链接超大型国家治理的政治逻辑
    刘正强
    2021, 47(4):  128-143. 
    摘要 ( 1040 )   PDF (13971KB) ( 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一个更加开放的现代社会环境,实现了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要探究中国之“稳”的机理,就不能不考察中国政治的隐秘结构。当代中国之治依然面临着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国家与社会、条条与块块之间矛盾的问题,面对的环境更加复杂、形势更加严峻、挑战更加多样。在作为执政者的中国共产党创设的总体性治理体系中,信访制度彰显了人民政治的理念,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气质与执政理想相契合,成为了最基础、最有效的治理安排和制度设置之一,与国家正式制度相辅相成。然而,不但信访制度如何助力中国之“稳”尚未完全被人们所认识,关于信访制度的功能、定位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争议不断的问题。由此,在梳理中国之“治”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辨正信访制度独特的价值——信访制度如何厚植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及如何链接了超大型国家的治理,能够为理解中国何以治的信访贡献提供启发。
    论“变通规定”批准权——兼评《立法法》第75条
    沈寿文
    2021, 47(4):  144-153. 
    摘要 ( 1805 )   PDF (9010KB) ( 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75条涉及的省级人大常委会有权批准自治州和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变通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难题,是当前“分工型”立法体制下“立法放权”衔接错位的产物。这一规定并不具备法理基础和正当性依据。这一难题的解决,需要在今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修改中明确规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只要涉及“变通规定”法律和行政法规内容的,便应当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才能生效;同时明确规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报送批准时,应当说明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出“变通规定”的情况。
    县域绿色治理的概念内涵、运行模型与路径创新
    史云贵, 倪端梅
    2021, 47(4):  154-163. 
    摘要 ( 1145 )   PDF (9640KB) ( 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县域绿色治理是国家绿色治理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程。县域绿色治理可从“场域—结构—过程—政策”四个维度“激发—整合—凝聚—转换”绿色治理能量,并通过“四维”同频共振,趋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治理目标。县域绿色治理应以绿色能量场重塑绿色治理场域,基于合作关系重构绿色治理共同体,优化绿色话语实践流程以重塑绿色治理过程,完善绿色政策以重构绿色治理工具等四维路径,实现县域绿色治理运行场域、运行主体、运行过程和运行工具的创新,旨在优化县域绿色治理体系,提升县域绿色治理能力,助力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
    边境地区的社会治理社会化:基于社会组织的主体行动策略分析
    卢思含
    2021, 47(4):  164-172. 
    摘要 ( 1030 )   PDF (9034KB) ( 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社会治理社会化是在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同时,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和公众参与等实现社会治理的社会化。边境地区社会治理社会化过程中的三个主要行动策略分别是:基于公共服务的关系建立,从“协作治理”到“多元合作”的转变,以及社会治理的多领域合作。同时,社会组织在参与及推动边境地区社会治理社会化时,面临着来自制度、环境及能力方面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