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思想战线, 今天是

思想战线 ›› 2021, Vol. 47 ›› Issue (5): 61-78.

• • 上一篇    下一篇

陈寅恪与清华“新史学”:教研取向与治史方法辨析

  

  • 出版日期:2021-09-15 发布日期:2021-09-16
  • 作者简介:袁国友,云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云南 昆明,650202)。

  • Online:2021-09-15 Published:2021-09-16

摘要: 作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清华大学历史系的著名教授,陈寅恪的治学风格与蒋廷黻所倡导的“三个并重”的清华“新史学”取向有着高度的契合性。陈寅恪的治史取向和方法特征体现在:具有中西兼综的学术视野和多种语言文字能力,能够广泛使用中外史籍材料和各种语文工具来研治历史,强调史料是治史的基础,反对脱离史实的“微言大义”;既精于考据,又善于会通和综合,主张在史实中求史识,能够在考辨史实的基础上提出通识性见解;既能以哲学的眼光来看待历史的发展演变,对以社会科学方法治史持肯定态度,同时又强调要实事求是、论从史出,反对以西方的理论假说对中国历史作任意解说。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陈寅恪既是清华“新史学”取向的同道者,也是“新史学”方法的践行者,陈寅恪及清华史学共同体的治学取向与方法,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 陈寅恪, 清华大学, 新史学, 取向,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