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思想战线, 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4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2-03-15
    上一期   

    “绿水青山论”的哲学蕴境和路径选择

    田鹏颖, 崔菁颖
    2022, 48(2):  1-9. 
    摘要 ( 965 )   PDF (30809KB) ( 1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绿水青山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象表达,包含着极其深邃的哲学蕴境,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哲学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守正创新。这一科学论断既主张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又确立了生态环境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地位;既顺应了人类社会文明演进的必然逻辑,又呈现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图谱;既回应了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美丽向往,又映射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因此,必须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的赶考之路上,矢志不渝地贯彻新发展理念,让“绿水青山论”成为解决生态环境突出矛盾,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全面推动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的方法论。

    社会思潮生成论析

    彭庆红, 刘迪翔
    2022, 48(2):  10-16. 
    摘要 ( 1040 )   PDF (24952KB) ( 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为社会思潮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表征着从非存在到存在或由某种质到另一种质的生成具有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种社会思潮得以生成,离不开时代环境的熏陶、主体人群的支持、传播媒介的赋能等主客观因素的综合作用。从发展脉络上看,正是历经酝酿、萌芽、塑形、成型等时期,借助“社会现实问题激发出多元意见表达、一定群体心理和社会情绪积聚融合、思想观点与理论学说不断提炼升华、相对独立系统的社会意识现象形成”等步骤,才促使社会思潮成型成势,并最终以核心价值观念的产生、特定组织形态的出现、一致性社会影响力的合成为显著标志展示出来。

    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民族学

    关凯
    2022, 48(2):  17-17. 
    摘要 ( 930 )   PDF (112KB) ( 1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加快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学研究转型

    段红云
    2022, 48(2):  18-22. 
    摘要 ( 1001 )   PDF (8226KB) ( 1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目标要求。民族学研究要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民族工作的主题主线,深刻领会中国民族学研究转型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需求,加快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学研究转型,促进吸收借鉴与守正创新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单一民族研究与中华民族研究相结合,汉文文史资料与少数民族文史资料研究相结合,国内民族研究与海外民族研究相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家建设、现代性与民族学知识生产

    关凯, 李绪阳
    2022, 48(2):  23-34. 
    摘要 ( 979 )   PDF (38378KB) ( 1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民族学知识都有很强的政治性。民族学学科中国本土化过程,始终与现代中国的国家建构紧密相连,由此生成了学科自身的独特气质。新时代民族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民族学学科建设要以创新方式回应这种要求,需要把现代性和国家视角带回民族学研究,探索民族学视角下对现代性问题的知识关照,以及基于民族学的国家理论,从而确立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学的知识主体性。

    “中间圈”、云南与文明互鉴的民族学

    关凯, 王铭铭
    2022, 48(2):  35-41. 
    摘要 ( 995 )   PDF (23499KB) ( 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中国东南及西南的田野经验,王铭铭教授提出“中间圈”概念以概括相对于中心区域的边陲文化。关凯教授就这一概念及云南民族研究、中国民族学学科发展相关问题对王铭铭教授进行了访谈。

    民族区域自治:道路选择、制度优势与共同体建设

    青觉
    2022, 48(2):  42-49. 
    摘要 ( 976 )   PDF (28189KB) ( 1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党的历史上第三个历史决议,其意义重大而影响深远。《决议》表明,党在民族工作中始终重视对制度坚持、道路坚定和共同体坚固的坚守。结合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这三个基本坚守点也是理解民族区域自治本质规定性的关键线索,为我们把握新时代民族区域自治提供了重要的思路方向。因为,唯有把握好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历史选择依据、国家治理与民族事务治理的显著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线意识,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质才能彰显出来,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方向才能明晰出来。也只有建立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思路格局才能打开,制度优化与效能转化的空间才能延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能动自觉才能提高。

    一百年前梁启超关于“中华民族”的三个论断

    石硕
    2022, 48(2):  50-58. 
    摘要 ( 1073 )   PDF (29950KB) ( 1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一百年前,梁启超不仅提出“中华民族”概念,且对其有三个论断。这三个论断是梁启超探索和研究中华民族得到的睿见与核心认识,其价值和意义不可小觑。一百年过去,梁启超关于中华民族的三个论断不但未过时,其对中华民族发展前景的预测还得到完全应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今天,这三个论断不仅有助于提升和坚定我们对中华民族发展前景的信念,同时对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中华民族基本特点,仍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反思工具论——以白族祖源议题为例

    马腾嶽
    2022, 48(2):  59-74. 
    摘要 ( 992 )   PDF (48618KB) ( 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晚近诸多工具论观点的民族认同研究成果,关注人群民族认同的流动性及祖源等共同体集体记忆的不确定性。以白族为例,许多研究利用族谱文本,分析元明以来大理白族的南京祖源记载与变动,指出受中央王朝政权更迭的影响,当地普遍存在通过变更族谱更改祖源的现象。相对于此,从人类学取径出发可以发现,工具论者视祖源为行动者的理性选择工具,容易在文本材料的选择与推论上强调流动性,而忽视祖源是人类追溯自身存在的根基性认同,常为个人或群体所坚持。相对于历史文本分析而言,亲属称谓与亲属实践更具有稳定性,由人类学取径开展的相关研究,可以呈现不同的解释观点与事实。

    人类学的多田野:从传统村落到虚拟世界(上)

    徐新建
    2022, 48(2):  75-86. 
    摘要 ( 984 )   PDF (36516KB) ( 1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田野考察”是人类学的重要构件之一,在以往的专业表述中甚至常与人类学本身相等同。其中之意,每每指向乡野、海外,代表蛮夷、土著或“待开化”的野蛮人。受此影响,在中外学界的普遍认知中,“到远方”“去异地”便被视为人类学者的“通过仪式”与身份标签。如今,在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的冲击下,人类学田野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交映生辉的多元局面。从去时间的视角出发,不取单线进化之眼光,而将由古至今既有的田野类型视为开放并置的共时结构,便可将目前涌现的演变趋势概括为“上山—下乡—进城—入网—反身”的五维体系,亦即迈入数智文明之后人类学的多田野。

    资本空间化和空间资本化:理论进路和中国镜鉴

    关锋, 李雪
    2022, 48(2):  87-94. 
    摘要 ( 1044 )   PDF (27637KB) ( 1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伴随城市化和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资本与“空间定势”的内在关联不断凸显。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就已率先注意到空间不仅作为一种资本扩张手段被利用,且空间自身已经成为一种可生产剩余价值的稀缺资本,即一方面是资本空间化,另一方面是空间资本化。当代以列斐伏尔、哈维为代表的西方左翼学者从空间地理角度,对资本的空间化进行了更加充分的论证,强调空间作为一种“经济资本”有其自身的“商品属性”,同时作为一种“政治资本”通过“权力渗透”属性使资本获取权力价值,较为完整地彰显了资本与空间互动的双重逻辑。对资本、空间双重互动的合理与有效规避,预防资本对城市空间的主宰和城市空间的过度资本化,是新时代我国城市空间建构和发展难以回避的重大课题。

    历史进程中的美好生活诉求与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杨敏, 褚世伟
    2022, 48(2):  95-108. 
    摘要 ( 960 )   PDF (43933KB) ( 1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人类社会和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几乎各个时代的人们都怀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对更好生活和更好社会的追寻。在历史与现实的这种双向互动互义中,可以展现出我国民生建设持续不断的发展。在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引领的品质化民生建设,通过生存性民生需要与发展性民生需要、底线性民生需要与品质性民生需要、客观获得性民生需要与主观期待性民生需要、工具性民生需要与价值性民生需要的再平衡和再提升,在增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拓展公共服务空间的成长性和开放性的同时,也提升了日常生活舒适性、艺术审美品位和文化精神体验。正是在积极回应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共同富裕期待的过程中,个人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风险社会概观、表征与出路探寻

    刘姝
    2022, 48(2):  109-116. 
    摘要 ( 1082 )   PDF (27540KB) ( 4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进入21世纪,多层面的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风险纷至沓来,它从全球化衍生而来,反映了人作为生命的个体在公共卫生领域对全球性因素的接受和消化过程。以传染病为代表的公共卫生问题,作为非传统安全问题的重要分支,不断刷新人类对公共卫生领域风险的认知,也对德国社会学家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再次予以现实的印证。厘清公共卫生领域系统性“风险”,解读公共卫生领域风险社会的表征,对于中国在国际社会推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有效应对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至关重要。对自反性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悖论、世界风险社会的亚政治等视角的阐释和分析,对风险的理性化反思,既是回应公共卫生领域风险社会的新问题,也将最终塑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进化之路。

    “群社协同”: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路径——以H市妇联协同女性社会组织为例 

    杨柯, 唐文玉
    2022, 48(2):  117-126. 
    摘要 ( 1005 )   PDF (32232KB) ( 1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发挥群团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而基于群团组织“找回社会”逻辑的“群社协同”是新时代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路径。H市妇联与女性社会组织的协同实践,展现出了“共识构建、互动增能、共同体塑造”的本土化“群社协同”的运行机制,有效提升了新时代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效能。新时代优化“群社协同”,党政部门需要注重形成以“有机统一”为目标的治理整合体系,群团组织需要构建以“整合共享”为基础的协同治理框架,社会组织需要推进以“专业化+精细化”为核心的服务能力建设,从而不断提升“群社协同”建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整体效能。

    宋代儒者与宗族重建之关系探微

    吴倩
    2022, 48(2):  127-137. 
    摘要 ( 991 )   PDF (37631KB) ( 1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宋代的宗族重建不仅是随着经济变迁而自然发生的历史现象,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儒家学者主动设计的结果。儒家知识分子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制在宋代宗族重建中起了关键作用。在理论方面,张载、程颐最早对宗法制度进行系统研究,提倡复兴宗族;在实践方面,欧阳修、苏洵、司马光、朱熹、陆九渊等儒者通过家谱、家规、家礼、祠堂、义门等方式使宋代宗族治理制度化。宋代儒者的宗族治理是回应社会变迁而重建基层秩序的政治方案,展现出儒家思想与社会互动的内在逻辑,一方面儒家的宗法观念与治理实践造就了宋以后近世宗族制度的主要特征;另一方面宗族重建亦使儒学的经世取向凸显了平民化、世俗化的下行趋势,乡治由此成为宋代以后儒学经世实践的主要方向。

    贫困治理与乡村振兴的协同推进:时序、场域、制度与要素

    贺琳凯
    2022, 48(2):  138-145. 
    摘要 ( 891 )   PDF (26827KB) ( 1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绝对贫困治理转向相对贫困治理,同时,党和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也在深度推进。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贫困治理和乡村振兴任务交叠,中国化的“协同治理”理论在“三农”问题治理中具有了新的运用场域,贫困治理和乡村振兴形成了协同推进的逻辑关系和治理目标。在此,尝试将贫困治理和乡村振兴置于“协同”的语境,从时序相交、场域叠加、制度同构、要素同质等四个视角,分析贫困治理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逻辑理路,既直面乡村贫困治理转型中更精细化和个性化的问题,又解决乡村振兴中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的多元性问题。

    资本下乡与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振兴模式

    王海娟, 夏柱智
    2022, 48(2):  146-154. 
    摘要 ( 970 )   PDF (33042KB) ( 1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农村经济形势变化和国家政策导向的作用下,农村兴起了新一轮资本下乡热潮,工商资本成为振兴乡村的重要力量。基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乡村振兴原则,资本下乡不仅要实现自身的获利目标,也应当产生带动农民发展、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的社会效益。当前存在两种地方政府角色错位现象,分别是政府主导和政府缺位,均不利于资本下乡背景下农民保持主体性,影响着乡村振兴的顺利实施。正确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提高治理资本下乡的能力是实现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振兴的关键,可通过建立严格准入机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激活村社组织机制,将工商资本嵌入到农民主导的产业体系中,从而兼顾乡村振兴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体现乡村振兴的社会主义逻辑。

    美国食品企业行销政治文化研究

    程同顺, 周卉
    2022, 48(2):  155-165. 
    摘要 ( 951 )   PDF (34508KB) ( 1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美国食品企业为了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加经济效益,通过广告宣传、品牌文化构建等方式,将政治文化巧妙地融入食品企业的经营战略中。爱国主义、人道主义以及在美国政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政治党派等因素成为食品企业行销政治文化的典型。这种做法促进了食品企业与政治权力之间的利益互惠,但是也带来了滥用政治文化、深化阶级矛盾、激化种族矛盾、产生不平等、推行霸权主义等严重的政治问题。

    人类文化差异的形成与文化共同体的构建途径

    谭光辉
    2022, 48(2):  166-172. 
    摘要 ( 981 )   PDF (24167KB) ( 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类文化差异性形成的根本原因,并非地域因素,亦非时间延续,而是人类在生存竞争中胜出的“想法”之差异。某一想法成为群体共同想法使一个文化共同体得以形成,从而成就一个文化,文化形成体制塑造成员的心灵,使文化得以延续。具有延续性的文化都有一个不变的共同想法,国家、民族、宗教等都以此原则得以形成和延续。人类视野的扩大、环境的持续恶化、人工智能的发展等把人类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逼迫人类抛弃具有差异性的文化概念,统一到“人类”这个大概念之下,共同应对人类整体面临的挑战,而这正是“人类文化共同体”概念得以形成且可能被建构起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