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思想战线, 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44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8-11-15
    论文
    从人类学哲学视域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新理解
    苗启明
    2018, 44(6):  1-11. 
    摘要 ( 1307 )   PDF (527KB) ( 5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产生于黑格尔理念哲学转向费尔巴哈人本哲学这样一个至高点上,因而,它是马克思在这个至高点上向人类学方向的进一步开拓。《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使用了三个不确定的词———感性的人的活动、实践、主体方面来表达马克思确定的哲学新思想。它既通过上述三个词的互释而呈现出这种哲学新思想,又通过对三个词不同方面的强调而表达出了人的人类学特质。在这一意义上说,人就是以人的人类学特质来理解对象、现实、感性,即人的周围世界的。因而,马克思是在这种人类学特质的根基上,构建了他的人类学唯物主义、人类学世界观、人类学活动论、人类学实践论、人类学辩证法等,并据此提出了改变世界的哲学要求。这就充分表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所本有的人类学哲学特质。而这种对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新理解,对迎接人类学时代的来临,则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国族之辩:以费孝通为核心的有关民族问题的一多之争
    赵旭东
    2018, 44(6):  12-23. 
    摘要 ( 1449 )   PDF (693KB) ( 4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费孝通和顾颉刚之间曾经有过一场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之争。这实际上触及到了人类学的有关于“一”和“多”这一基本问题的讨论。费孝通晚年试图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民族关系观念,去对此既有争执对立加以弥合,由此而发展出适用于中国语境的核心概念,并注意到了一个有着其自身历史进程的国家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策略选择。而今天,我们如果能注意到国家的一统和民族的多样是同时共在这一点,那人类学的“一”和“多”之间的辩证关系的把握,可能就是我们理解自身民族发展问题的关键。
    作为元认知世系学观念在体质人类学研究中的呈现:一项知识人类学洞察
    杜靖,杜抱朴
    2018, 44(6):  24-36. 
    摘要 ( 1293 )   PDF (1427KB) ( 6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科学家认为,自然科学研究不受社会、情感等因素影响,客观性是科学活动的最显著特征。但实际上体质人类学被实践为一种亲属关系研究,在本质上与文化人类学里的亲属系谱研究没有多大区别。世系学观念,是人们长期生活在亲属体系与制度下自然形成的一种衡量个体在系谱结构中位置的社会意识。作为一种元认知或知识原型,它影响了体质人类学研究,并在不同的分支领域里有不同的表现。体质人类学研究是一种“合目的”的研究。目前,该学科所获得的结论其实是所选概念、理论、知识原型及元认知建构的结果。
    生态、价值与饮食之道
    陈志明
    2018, 44(6):  37-45. 
    摘要 ( 1248 )   PDF (598KB) ( 5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如今的城市化、工业化、全球贸易、超市集约经营使得大多数民众不再直接从自然获取食物,而越来越依靠大型农业企业。小型家庭农场面临难以维系的困境,但小型家庭农场的存续,又与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密切。科学和农业科技的发展,使农作物大量增产,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顾虑也随之加剧。渴望得到安全食品和回归自然,使绿色运动应运而生,有机食品因而越来越受欢迎。与此同时,现代社会需要立法和监督机构,确保消费者的利益并推动顾及他人的价值观。食品安全的思考与生态人文主义息息相关。生态人文主义可以替代传统宗教,它的推广,可以产生新的文化,为人类带来利益,包括可持续农业和食品安全的保障。
    “有机”可乘———关于北京“有机食品”消费热潮的人类学调查
    罗攀
    2018, 44(6):  46-54. 
    摘要 ( 1386 )   PDF (555KB) ( 5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有机”概念自形成以来,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在当下的中国,存在以“认证”为基础的“有机”管理和以“人证”为主的“有机”消费。环境问题、食品安全引发的对主流食品体系的不信任感、对现代性的反制等因素,综合助推了当前有机食品的火爆。消费群体的认知差异,使多元化的证明体系有了存在空间。民间自发的证明体系与消费模式,为当前的“有机”标准与其执行方式提供了反思路径,为促成更为行之有效的有机认证体系提供了可能性。
    疾病的解释与应对:基于地方性知识视角的解读
    孙薇薇,董凯悦
    2018, 44(6):  55-67. 
    摘要 ( 1284 )   PDF (726KB) ( 5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疾病不仅仅是人的生理表现,更是反映地方文化、群体信仰和社会价值的一种隐喻。以往关于本土文化对疾病解释与应对的研究,主要以具体的、案例式的研究为主,综述性研究相对比较缺乏,而具有地域性文化特质的地方性知识理论,可以成为重要的整合性分析视角。按照个体向社会延展的层次,地方性知识可以区分为泛化的个人历程与经验、家庭习得与亲属权威知识、群体共识与社区文化、族群文化与社会价值4个维度,不同维度对建构人们的疾病认知与行为均产生重要影响。地方性知识理论有希望发展成为研究与理解疾病背后的行动逻辑与社会意涵的视角之一。
    圣地抑或领土:“民族国家之外”的遗产存续———耶路撒冷的日常生活与空间实践
    赵萱
    2018, 44(6):  68-76. 
    摘要 ( 1263 )   PDF (595KB) ( 5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知识界关于耶路撒冷的整体性理解,存在两种差异化的认知路径,即民族国家与宗教文明,但是这两种看似对立的认知路径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与连续性,从而使得有关耶路撒冷的文化遗产保护总是陷入圣地“领土化”的棘手境地之中。虽然,民族国家治理的缺位给当地遗产保护带来了文物毁损、秩序混乱等诸多问题,但同时也提供了遗产保护在“民族国家之外”发生的可能性;更多的主体以更为日常化、生活化的方式参与遗产形态的延续之中,构成了一个未经民族国家精心设计的、多元主体共存的遗产景观,而发生于“民族国家之外”的遗产存续过程,对于反思围绕领土所展开的巴以冲突同样具有相当的启发性。
    也谈宋代富民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对学术界相关批评与质疑的回应
    薛政超
    2018, 44(6):  77-87. 
    摘要 ( 1207 )   PDF (623KB) ( 4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富民学说绕开“地主—农民”二元对立的研究范式,主要运用社会分层分析法,展开历史哲学意义上的商品经济史研究,即通过将基本原理方法论化,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唐宋富民不再像汉唐豪民那样拥有超经济强制力,是社会富与贵分离趋势的集中体现者,而确定其“社会的中间层”的主要依据,是他作为一个整体在国家与社会互动中的连接作用。因此,富民概念与传统地主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具有自身确切的内涵与外延。富民研究从契约租佃制确立并超越“只有物化劳动创造剩余价值”的传统理论,来分别理解新型贫富依存关系和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等问题。判断社会中坚力量并不能仅限于“谁养活谁”的泛泛之论,而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富民与专制皇权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博弈关系,而不是后者支配前者的单向关系。
    “富民社会”理论的学术研究回顾及展望
    张锦鹏,武婷婷
    2018, 44(6):  88-97. 
    摘要 ( 1720 )   PDF (573KB) ( 4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林文勋提出“富民”阶层的学术概念和“富民社会”的学术体系,这是针对“唐宋社会变革”这一重大学术议题探究而提出的学术理论。该理论在汲取20世纪以来史学界关于乡村富户、庶族地主、地方精英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唐宋以来兴起的“富民”阶层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中间层、稳定层、动力层,唐宋以后的中国传统社会属于“富民社会”的学术论断,并以此为基石,建构了中国古代社会新体系。这一理论在提出者的深耕和团队拓展研究中不断推进,在学界的响应、质疑以及相互对话中不断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若干学术论断,标志着“富民社会”理论的建构已基本成型。但也要看到,理论的建构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该理论提出者继续探究与之相关的深层制度问题和社会关系问题。
    文学艺术化: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跨媒介叙事
    龙迪勇
    2018, 44(6):  98-109. 
    摘要 ( 1407 )   PDF (759KB) ( 4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虽然西方浪漫主义主要是一场文学运动,但这场文学运动与绘画、雕塑、音乐,以及戏剧表演等艺术形式息息相关。西方浪漫主义文艺最具根本性的特征是,试图成为综合多种艺术门类或多种艺术媒介的所谓“总体艺术”,而实现“总体艺术”的路径,就叙事媒介的使用方式而言,包括多媒介叙事与跨媒介叙事两种。从艺术观念的表达、艺术作品的描述、艺术形式的借鉴等三个方面,考察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跨媒介叙事现象可以发现,这三种方式从不同方面促成了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化特征。德国浪漫主义作家并非像勃兰兑斯所说的那样“蔑视”语词这一文学媒介,而是高度尊重语词,试图使语词的表达能力最大化,以便通过跨媒介叙事使文学艺术化,从而创造出他们心目中的“总体艺术”作品。德国浪漫主义作家所开创的跨媒介叙事之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力。
    论抒情诗的空间呈现
    谭君强
    2018, 44(6):  110-122. 
    摘要 ( 1331 )   PDF (698KB) ( 5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抒情诗空间叙事的研究,迟迟未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实际上,空间叙事是抒情诗的一种重要抒情叙事方式,在古今中外的抒情诗中都有明显表现。在抒情诗的空间叙事中,空间呈现以多种方式表现出来,其中最突出的是地理空间、心理空间和图像空间。这三种空间呈现各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同时相互之间并不隔绝,这些呈现都与抒情主体密不可分,在抒情人的叙说与情感表达中发挥着突出的作用,产生独特的叙事动力,并使抒情诗显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
    边界消弭的文本呈现:后人类时代的非自然叙事
    舒凌鸿
    2018, 44(6):  123-128. 
    摘要 ( 1635 )   PDF (510KB) ( 6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后人类时代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非自然叙事作品也体现了这一时代特色,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体现了后人类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各种概念边界的逐渐消弭。一方面,非自然叙事文本通过反模仿、超常规的方式,凸显非人类叙述者的存在,并呈现出叙述者身份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在非自然叙事实践中,作者的奇思妙想,在文本的想象世界中完成虚构与现实的无缝对接,同时也在不同文类之间,进行虚构性文本和非虚构性文本的融合试验。大量非自然叙事文本尝试消弭文学中尤为重要的二元观念:虚构与真实的界限。
    当代回忆录潮的兴起及其叙事范式研究
    覃琳
    2018, 44(6):  129-136. 
    摘要 ( 1497 )   PDF (556KB) ( 4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回忆录古已有之,于今为烈,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回忆录潮。从“虚构即美”到“真实即美”的转向,是回忆录潮产生的审美因素;政治性的社会运动,使回忆录成为了人们讨论公民身份本质的场所,此为其政治因素;而当代的资本化运作与商业化,推动了“回忆录工业”的繁荣,此乃其经济因素。在这三重因素的驱动下,回忆录发生了从名人叙事到无名叙事、从进步叙事到悲剧叙事的转向。这一转向也体现了回忆录的当代嬗变:在叙述主题上,文本从宏观的“政治—历史”层面脱离出来,更关注“升斗小民”的生存体验,苦难叙事成为回忆录潮中的叙事主流。在叙述体式上,大胆地开拓了回忆录的表达方式与创作媒介,产生了图像回忆录、实验性回忆录、动物回忆录等新型形式,形成了多媒介化、多主题化的特点,从而使回忆录演进为一个枝繁叶茂的文体谱系大家族。
    新时代价值观研究再审视
    刘绍怀,于春滨
    2018, 44(6):  137-145. 
    摘要 ( 1265 )   PDF (519KB) ( 5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价值是主客体关系中客体对主体的意义。价值观是人类在各种对象性活动中主体对客体价值意义的根本看法。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价值观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价值观研究就是对价值观现象和规律进行研究,建立相关理论和指导社会实践。价值观研究内涵丰富、领域宽广、学科交叉、见解纷呈,是一个博大的学术系统,更是一个伴随时代发展、社会变迁和人类进步而不断变化的研究领域。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要求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要求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需要我们结合新时代的要求,对价值观研究进行再审视,为价值观研究理论和实践提供新的依据。
    问责政治的逻辑:在问责与避责之间
    谷志军
    2018, 44(6):  146-152. 
    摘要 ( 1390 )   PDF (478KB) ( 7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问责政治中一个重要的现象是问责与避责相伴而生。从责任、因果关系和时间层面来看,问责与避责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两者之间的对立可以从机构性、表象性和政策性策略三个维度理解。这种对立观的形成,源自对问责概念的片面理解和对避责行为的单一认识。要超越两者之间的二元对立而相互促进,就需要重新认识问责概念的沟通意涵、正视避责行为的正面效果、建立问责与避责相连接的机制。从根本上讲,问责与避责关系认识上的分歧,是由特定的文化所形塑的,只有深入到不同责任政治的文化情境中,才能够深刻理解问责政治的内在逻辑。
    民族村寨旅游合作社的法律属性
    曹务坤,辛纪元
    2018, 44(6):  153-160. 
    摘要 ( 1249 )   PDF (499KB) ( 4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民族村寨旅游合作社是近年来衍生的一种新型合作社,它不仅有独特的内涵,还有独特的法律属性。实践中,民族村寨旅游合作社的运行涉及的诸多法律问题,如民族村寨旅游合作社的治理结构、章程及法律属性、民族村寨旅游合作社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等。在依法治国的语境下,民族村寨旅游合作社法律理论是建构合理的民族旅游合作社制度的前提条件,民族村寨旅游合作社的法律属性则是民族村寨旅游合作社的重要法律理论基础。从功能主义的视角看,民族村寨旅游合作社具有互助性经济组织,非营利性法人,人合法人等法律属性,并与民族村寨的法律属性密切相关。随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开发的进一步升级,乡村旅游产业振兴战略的实施,针对民族村寨旅游合作社的法律属性等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利己?利他?社会责任视角下乡村社区旅游精英再认识
    文彤,张庆芳
    2018, 44(6):  161-168. 
    摘要 ( 1291 )   PDF (538KB) ( 5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乡村社区精英群体在发挥积极带动作用的同时,也可能会引致社区利益分配失衡的困境问题。作为典型的民族旅游乡村社区,桂林平安壮寨中以旅游小企业主为代表的旅游精英群体,基于经济、制度和道德等三方面动机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行为,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实现和促进了社区居民的利益,验证了旅游精英在乡村社区旅游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旅游精英的社会责任履行主要源于利己动机,逐利的利己动机越强,社会责任实践的利他动机就越强,旅游小企业的社区依赖性,在这种“利己与利他”的转换中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旅游精英在乡村社区中履行社会责任的道德治理,是解决精英困境刚性治理结构的有益补充。
    2018年总目次
    2018, 44(6):  169-172. 
    摘要 ( 1330 )   PDF (369KB) ( 2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