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思想战线, 今天是

思想战线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富民社会”理论的学术研究回顾及展望

  

  • 出版日期:2018-11-15 发布日期:2018-11-26
  • 作者简介:张锦鹏,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研究员;武婷婷,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云南昆明,650091)。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中国古代‘富民社会’研究”阶段性成果(13XZS02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财政体制变革与地方治理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17ZDA175);云南大学一流大学建设“富民社会”理论创新高地项目阶段性成果

  • Online:2018-11-15 Published:2018-11-26

摘要: 近年来,林文勋提出“富民”阶层的学术概念和“富民社会”的学术体系,这是针对“唐宋社会变革”这一重大学术议题探究而提出的学术理论。该理论在汲取20世纪以来史学界关于乡村富户、庶族地主、地方精英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唐宋以来兴起的“富民”阶层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中间层、稳定层、动力层,唐宋以后的中国传统社会属于“富民社会”的学术论断,并以此为基石,建构了中国古代社会新体系。这一理论在提出者的深耕和团队拓展研究中不断推进,在学界的响应、质疑以及相互对话中不断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若干学术论断,标志着“富民社会”理论的建构已基本成型。但也要看到,理论的建构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该理论提出者继续探究与之相关的深层制度问题和社会关系问题。

关键词: 富民社会, 学术史, 理论体系, 学术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