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思想战线, 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4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6-05-15
    论文
    家庭策略研究与社会转型
    麻国庆
    2016, 6(3):  1. 
    摘要 ( 1307 )   PDF (466KB) ( 6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家庭是中国社会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家的观念与家族结构的分析是社会学、人类学用来理解中国社会结构的必要途径。如采用家庭策略的分析视角,可将宏观的社会变迁过程与微观的家庭成员的行为及方式联系起来,考量家庭对社会转型的能动反映。如从社会、文化、民族、全球的视角,可以重新审视家庭、家族、亲属网络在快速变迁的当代社会中所呈现的特征,并可以将家庭策略为核心的主题,置于区域研究与全球社会、多元文化与民族发展等框架中展开讨论。
    论现代与后现代民族志的客观性主观性与反身性
    马腾嶽
    2016, 6(3):  7. 
    摘要 ( 1309 )   PDF (538KB) ( 6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追求更合理的民族志方法论与知识论,是西方人类学界半个世纪以来持续努力的目标,詹姆士·克利福德(James Clifford)于1988年发表《论民志权威》一文,提出既有的各种民族志理论无法摆脱作者个人主观性,主张应倡导一种更为多声与众声喧哗型的新民族志。2014年,北京大学人类学者蔡华教授为文,从客观论立场撰文对克利福德的观点进行批评。然笔者主张,对于当代社会科学而言,对科学的理解不应再框限于实证主义对于客观性的要求,而应包容对不同形态的知识追求。从单声走向多声民族志,展现后现代研究者面对不同形态知识表现出的更大的反身性、包容与谦卑。
    马克思对人类学哲学方法论的开辟
    苗启明
    2016, 6(3):  15. 
    摘要 ( 1213 )   PDF (524KB) ( 5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任何独立的哲学都有它的方法论,马克思对人类学哲学的构建,是从他的立足于人类学立场所形成一系列方法论开始的。这就是在人类学立场上所形成的人类学唯物论,从人类学出发理解世界的人类学世界观和从人类学视野、人类学价值立场把握人类世界的人类学方法论,这些共同构成了马克思的人类学哲学方法论,在这种方法论基础上,马克思构建了他的人类学哲学。这就是在人类学立场、人类学唯物论和人类学世界观基础上,运用人类学方法对人和人类世界进行深入研究的哲学,它是从人类学出发研究人和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实践及其历史发展和其对世界的总体把握的哲学。
    文化经济时代审美人类学的新问题与新挑战
    王 杰, 肖 琼
    2016, 6(3):  24. 
    摘要 ( 1120 )   PDF (510KB) ( 5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生态环境的描述是民族志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但其不应仅仅为文化事项的呈现提供一个“背景”,也不应局限于社会结构分析的工具。景观人类学的研究,为我们思考社会关系与物质空间的共生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而因这种关系的差异性所体现出来的空间秩序,则形塑了“景观格局”,为我们重新想象乡村社会文化空间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而芒景布朗族村不同层级的景观,为我们的“想象”提供了实在的证明。
    同一文化多个世界
    李隆虎
    2016, 6(3):  31. 
    摘要 ( 1571 )   PDF (540KB) ( 7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当下关于人类学“本体论转向”(ontological turn)的热议中,以威维洛思-德-卡斯特罗(Eduardo Viveiros de Castro)代表的“美洲印第安视角主义”最为引人注目,也最具争议。与本体论人类学家试图超越的基于“表征主义”的“同一自然,多元文化”观相对,卡斯特罗的“美洲印第安视角主义”体现为一种“多元自然论”(multinaturalism),即“同一文化,多个自然(世界)”。具体而言,前者表达的是,不同文化是对同一自然的不同表征,后者则是说,不同的主体(包括人和非人)具有相同的“文化”,但他们感知到的却是不同的自然。然而,“同一文化,多个自然(世界)”的观点在逻辑上与事实上都与同一世界相悖。此外,“同一语言”的表述也稍显草率,难以证实。
    文化经济时代审美人类学的新问题与新挑战
    王 杰, 肖 琼
    2016, 6(3):  39. 
    摘要 ( 1279 )   PDF (510KB) ( 6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文化经济时代,审美已发生重要转向,当代美学研究有必要更新陈旧的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审美人类学是一门始终关注人性和伦理情感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其研究方法与当下美学的范式转换相契合,而中国当代审美经验有着自身内在的特殊审美表达机制和情感表达机制,具有多语境叠合、审美意义滑动等特点,并不能为西方理论准确解释。“流动幻象”是对中国审美经验存在方式的一种恰切表达,对于当代中国的审美现象和艺术实践可以较好地进行阐释和把握。更多中国学者对当下审美经验和文化表达方式特殊性的人类学研究和探索,则有希望促成人类学中国学派的形成。
    地点的力量遗产空间与原住民博物馆
    罗易扉
    2016, 6(3):  45. 
    摘要 ( 1324 )   PDF (517KB) ( 7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物品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介质,博物馆展示的物品是关于过去历史的想象、重新诠释以及转换,博物馆展示之物在历史想象中熏陶公众。原住民博物馆空间展示策略携带不同的空间意义,折射出博物馆空间中意识形态的隐在状态。博物馆是族群意识及意义建构的空间所在,亦是原住民身份认同塑造与建构的空间。博物馆馆中之物构造起由事件与叙述构成的意义世界,其空间意义不仅是在物质意义上的,更闪耀在精神意义之上。
    食管癌患者的疾病解释理解合法化与意义追寻
    涂 炯, 程 瑜
    2016, 6(3):  52. 
    摘要 ( 1359 )   PDF (649KB) ( 6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疾病患者常有自己对疾病的解释,这种解释既有自己对患病原因的认识,也包括如何应对疾病带来的影响,这种解释具有多重意义。首先,解释是患者理解自我和意义追寻的过程,这使他们合法化自己的疾病状态,并更好地争取病后的权益|其次,解释也是患者应对被疾病中断的生命历程的方式,让他们把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重新连接起来,从而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冲击|再次,患者的疾病解释对健康促进和危险因素的干预也具有启发,可以使医务工作者更好地认识到,疾病的归因不仅是个人行为,也包含家庭、地域和社会因素|最后,患者的疾病解释,对医疗服务的提供具有启示意义。患者解释疾病的外行知识,是个人体验的表达,如何有效地运用并将其纳入医疗体系中,进而更好地提供服务,是中国医疗体系需要探索的问题。
    傣族孩童教养互动机制研究——以云南沐村傣族为个案
    郭中丽
    2016, 6(3):  61. 
    摘要 ( 1334 )   PDF (528KB) ( 5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傣族孩童教养是在正规学校教育和非正规教养构成的整体系统中实现的,家庭、村寨、学校、“文化他者”等多元教养主体因子之间及其与孩童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多边互动。家庭成员将民族语言、价值观念、宗教信仰、行为方式等对孩童言传身教,熏染濡化|傣族与周边汉族、彝族、哈尼族等民族的同域共居在沐村作为花腰傣文化的典型旅游点进行着多元文化互动|以家庭为中心,整合了其他主体教养实践的开放式孩童教养体系在社会场域中进行着“交响乐式的表演”|不论是冲突还是融合,在重重矛盾关系互动中,傣民族平衡调谐,静观其变,守望幸福。由此提出,文化自觉,构建多元教养文化互补机制,寻找互动中的平衡支点,是我国少数民族孩童教养互动实践的普适性价值。
    工业市场与现代国家
    任剑涛
    2016, 6(3):  67. 
    摘要 ( 1383 )   PDF (905KB) ( 6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现代国家建构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工业与市场合力构成的经济力量。西方在解释现代国家兴起的动力机制时,形成了经济决定论、伦理动力论和综合动力论3种流派。相对而言,从综观的角度解释工业、市场与国家兴起的复杂关联,要胜于其他两种进路的解释可靠性。就此切入,才能理解古代农牧帝国何以会普遍转向现代工商国家。只有在工业革命、市场经济与宪政国家的关联机制中,人们才能充分了解现代国家据以成型的复合动力机制。凡是那些处在现代建国情景中的国度,试图只是在其中一个方面下足功夫,尤其只是在市场贸易上下功夫,或只在国家权力使用上下功夫,便指望建成现代国家的,就只能落于畸形国家的结局。
    冷战后美国国家建构输出的失败——以伊拉克失败国家建设为例
    曹海军
    2016, 6(3):  86. 
    摘要 ( 1374 )   PDF (511KB) ( 6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一般而言,国家建构可以分为内生性国家建构和外生性国家建构两种类型,早期西方发达国家遵循的是经典的内生性国家建构模式,而冷战后的“失败国家”,大都是在美国等外部力量的干预下,实施的外生性国家建构模式。冷战结束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新自由主义的国家建构输出,对处于“后冲突”或“后战争”状态下的“失败国家”的国家建构产生了深远的消极影响。伊拉克的国家建构,非常典型的体现了美国新自由主义国家建构输出的范式演变和路径选择。全面总结美国国家建构输出的经验和教训,能够为建立新型的国际国家建构战略提供借鉴意义。
    中国特色的公共事务治理之道协商治理
    池忠军
    2016, 6(3):  93. 
    摘要 ( 1266 )   PDF (437KB) ( 5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三者的关系来判定,中国特色的公共事务治理之道应是协商治理。在学理的、政治实践的双重维度上把握这一发展态势,分析推进协商治理所面对的问题,探索实现的途径,对当前和长远具有重要的价值。
    当前公共服务购买中的政社关系及发展路径——以上海市民办非企业单位样本为例
    赵宴群
    2016, 6(3):  99. 
    摘要 ( 1246 )   PDF (473KB) ( 6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社会治理空间逐步扩大,特别是在公共服务领域,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发挥并依靠社会组织的力量。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状态经历着重构和调整。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政社关系经历了从共存向共治的转化,并且多样化的共存形态决定了多元化的共治模式,包括强依附性共存导致的内生型共治、弱依附性共存形成的选择型共治、平等性共存产生的趋附型共治等。然而当下的这些共存形态和共治模式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良性的政社关系应当是在共治中形成共生机制,共生机制的关键在于,国家和社会之间地位平等、角色互补和利益共享。
    论我国陆地边疆治理的价值追求
    方盛举, 苏紫程
    2016, 6(3):  105. 
    摘要 ( 1334 )   PDF (534KB) ( 6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边疆治理是高度理性化的国家行动,必须在其顶层设计中首先设定正确而明确的价值理念,以此作为行动的指南和依据。科学合理的价值理念将大大减少边疆治理的非理性行为,从而提高治理的有效性。根据我国陆地边疆治理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我国陆地边疆治理的价值追求应该是富裕边疆、法治边疆、文明边疆、和谐边疆、平安边疆和美丽边疆。
    舟楫之利与南宋国运兴亡——军事史视角的考察
    黄纯艳
    2016, 6(3):  114. 
    摘要 ( 1238 )   PDF (601KB) ( 6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南宋守住了川陕和荆襄,保障了长江上游的安全,从而形成了与金人在江淮争锋的局面,能以舟楫之利遏制其骑战优势。南宋立国江南,赖以抗拒金朝的正是舟楫之利和水上优势,并藉此在几次事关国运存亡的关键水战中击败了金朝。而金朝从江淮正面突破,难以实现骑兵对舟楫的优势转换。元朝围困襄樊期间,在汉水建立了强大的水上力量,与南宋共有舟楫之利,首先从鄂州突破南宋江防,并充分发挥水战和骑战结合的优势,控制了长江全线,通过几次关键水战,击毁了南宋赖以立国的水上力量,使南宋丧失了舟楫之利,进而灭亡。
    宋代的社会贫困线及其社会意义
    孙 竞, 张 文
    2016, 6(3):  122. 
    摘要 ( 1434 )   PDF (493KB) ( 6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唐入宋, 由于土地制度的变化, 贫富分化愈发严重。 与之相伴随, 贫困问题日益突出。 对此, 宋朝廷一改前代 “轻济贫重恤穷” 的救助传统, 首次将贫困问题纳入国家社会保障的范畴。 为了甄别贫困人口以便进行社会救助, 宋朝廷设立了类似于现代社会贫困线的贫困救助标准。 一条标准行之于乡村, 以占田 20 亩以下者为贫人; 另一条标准行之于城市,以家业钱在 50 贯以下为贫人。 纵向上看, 宋代社会贫困线的推出, 标志着社会保障思想较之前代发生重要转变, 即国家对于贫困问题的正视与责任; 横向上看, 与迟至 17 世纪才开始履行国家济贫责任的英国相比, 宋代的济贫实践无疑具有超前性。
    明代的云南人口是夷多汉少还是夷少汉多
    古永继
    2016, 6(3):  128. 
    摘要 ( 1446 )   PDF (523KB) ( 8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学界普遍认为, 明代的商屯为军屯、 民屯之外移民进入云南的重要途径之一, 洪武时沐英、 沐春父子先后携带 400 余万移民入滇, 明代史籍 《滇略》、 万历 《云南通志》 记载当时的云南土著者少、 外来者多, 入滇军士全都带有家属等等, 因而明代的云南汉族人口超过了所有土著民族的总和而成为云南居民的多数民族。 但依据确切的史料进行分析,此种说法难以成立。 出现这种认识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文献资料在客观上的误导, 二是人们对某些史料的理解偏差, 从而导致了对明代云南移民人口数量估算的夸大。
    明清时期滇池流域的水利纠纷与社会治理
    马 琦
    2016, 6(3):  133. 
    摘要 ( 1268 )   PDF (588KB) ( 6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水利纠纷是传统中国基层社会较为突出的社会矛盾之一,解决水利纠纷是地方官府社会治理的重要职责。明清时期滇池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虽然相对滞后,但水利纠纷的激烈程度却不亚于内地发达地区,类型多样,原因复杂。云南地方官府一方面根据“旧规”“旧制”等原则保护农户的合法权益,坚决打击违规行为,达到维护已有水利秩序的目的,这与内地无异|另一方面对已有分水、用水制度适时调整,适应已经变化了的水情与地情,不断完善灌溉制度,减少纠纷的产生,履行治理基层社会的职责。
    在经世与逍遥之间: “儒道互补心灵结构的外史逻辑及其当代意义
    董云川, 沈云都
    2016, 6(3):  141. 
    摘要 ( 1199 )   PDF (559KB) ( 6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学界关于“儒道互补”问题的研究,均致力于在哲学上寻找其内在的基础。然而事实上,“儒道互补”并不具有一个坚实的哲学基石,更不成其为一套严格的实践哲学|其仅仅是日常意义上的一种生活变通或实践智慧。儒、道两家各自为对方留了一个“开口”,从而保证了“互补”在实践上的可能性,因此儒道互补的真实经验是“外史”而不是“内史”。辨清这一点,对我们重新反思现代生活的一维性具有启发意义。
    环境正义的分配范式及其超越
    王云霞
    2016, 6(3):  148. 
    摘要 ( 1269 )   PDF (520KB) ( 6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为全球绿色运动中的重要一脉,环境正义是民权运动、反有毒物运动、学界推动、原住民斗争、工人运动,以及传统环境主义共同孕育下的产物。长期以来,囿于以罗尔斯为代表的传统正义论的影响,环境正义的研究范式一直被分配正义所主导。但正义之内涵远不止于分配维度,而应有更宽泛的意义和指向。学者们近些年的研究成果和现实的环境正义斗争实践表明:将正义和环境正义之“正义”内涵归约和简化为单一的分配视角是有失偏颇的。正义实际上是集分配、承认、能力和参与等四种维度于一身的统一体。基于此,对传统正义论的研究范式进行批判反思,并积极重构环境正义的理论框架就显得非常必要,对推动正义论,尤其是环境正义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论文学话语的语用特性
    王汶成, 高 岩
    2016, 6(3):  154. 
    摘要 ( 1229 )   PDF (411KB) ( 6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话语在成为话语之前有一个语用过程,而研究文学话语的语用特性就是研究其语用过程的独特性。包括文学话语在内的一切话语都有共同的语用目的——“指涉意义”,而文学话语的语用特性则在于“以审美的方式指涉意义”,或者说,在于指义性与审美性的有机统一。文学话语不像非文学话语那样直接,而是间接地指涉意义,即采用种种语用手段在话语的“能指”与“所指”之间设置某种“间隔”,从而造成一种语义含混的审美效果。其中最重要的语用手段就是“以虚构模拟现实”。文学话语以其创构的虚拟世界激发起读者的创造性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又反过来改变旧现实和创建新现实。
    经典著作生命力的延伸与扩展——20 世纪以来史记研究为例
    张新科, 靳 希
    2016, 6(3):  159. 
    摘要 ( 1204 )   PDF (539KB) ( 6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经典著作的生命力来自于它本身所具有的不朽价值,同时也来自于历代读者的阅读与消费、传播与研究。“史记学”的形成过程,就是《史记》生命力延伸与扩展的过程。20世纪以来,国内的《史记》研究,由“史料学”向“史记学”发展,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向多样发展。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史记》研究也向集体协作发展,并与现实结合,逐步走向世界。这些新成就的不断出现,正是《史记》经典著作生命力延伸与扩展的重要体现。
    谢尔曼·阿莱克西对当代美国印第安人的自我表征与身份重构
    王 玲, 普 慧
    2016, 6(3):  167. 
    摘要 ( 1485 )   PDF (523KB) ( 7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谢尔曼·阿莱克西通过小说《一个兼职印第安人绝对真实的日记》中的对抗表征,不仅颠覆长期以来美国白人主流社会对印第安人的殖民话语和刻板表征,而且批判许多其他美国印第安作家沿用和表现的“归家”范式,以及保留地为中心的部落保守主义,表明他对当代美国印第安人真实形象与身份重构的新视角和立场。阿莱克西进而通过自我表征,真实重构当代美国印第安人的新型身份——“兼职印第安人”和“现代游牧民”,他们能自如往来于两种文化之间,既不单纯受限于印第安部落传统文化的预期,也不一味附庸白人主流文化的强权。小说为我们研究21世纪美国社会的跨文化接触和关系开辟了新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