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思想战线, 今天是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和平” 理念
    何星亮
    思想战线   
    2. 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打赢脱贫攻坚战
    王晓红
    思想战线    2020, 46 (6): 50-55.  
    摘要3690)      PDF (8424KB)(2830)   
    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最根本的方法,主要有实事求是方法、矛盾分析方法、辩证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群众路线方法等。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习近平把这些方法具体化为坚持实事求是、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重视调查研究、发扬钉钉子精神等,他强调共产党人要掌握这些方法并运用到各项实际工作中。2020年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之年,脱贫攻坚战也进入最后决胜阶段,这两个“决胜”紧密联系,而且意义重大。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和必要条件,直接决定着小康社会能否全面建成,而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关系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现。我们既要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充满信心,又必须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这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质属性及意义
    孙 懿
    思想战线   
    4.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研究论纲
    王文光, 徐媛媛
    思想战线   
    5. 海葬、安养与心灵环保
    景 军,齐腾飞
    思想战线   
    6. 能源命运共同体: 全球能源治理的中国方案
    朱雄关
    思想战线    2020, 46 (1): 140-148.  
    摘要3428)      PDF (9358KB)(569)   
    在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中国领导人基于对世界大势的准确判断, 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为解决全球问题, 促进人类共同发展提供了 “中国方案 "。构建能源命运共同体不仅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内容, 也是推动全球能源治理体系重构的重要举措。 因此, 通过构建能源命运共同体来建立一个安全稳定的能源供需格局、互利共嬴的能源合作关系、绿色环保的能源发展方式、普适高效的能源治理体系, 对深化国际能源合作, 维护全球共同安全、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都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能源命运共同体, 需要世界各国树立命运与共的合作新理念, 坚持低碳环保的发展新路径, 构建能源开发利用的新网络, 同舟共济、精诚合作, 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互利共嬴、共同繁荣的全球能源治理新体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边疆治理方略
    蒋  红, 彭志强
    思想战线    2021, 47 (1): 14-23.  
    摘要3278)      PDF (518KB)(576)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 “两个大局”, 提出并发展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边疆治理方略。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依法治边、 坚持精准定位和区域发展为显著特征, 全方位涵盖了边疆地区的经济治理、 政治治理、 文化治理、 社会治理、 生态治理五大领域, 包含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是推动边疆地区跨越式发展、 促进边疆各族儿女团结进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与实践
    范建华
    思想战线   
    10.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含义
    徐黎丽, 韩静茹
    思想战线    2021, 47 (1): 52-60.  
    摘要3038)      PDF (572KB)(814)   
    目前对 “中华民族共同体” 含义的认识仍存在分歧, 这种局面不利于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程。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各个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共同的国家疆域、 互补的生计方式、 互鉴的生活经验、 共有的历史记忆、 共认的价值体系、 共育的国民意识、 共享的精神家园的实体与精神共同体。 而 “中华民族” 之所以成为共同体的名称, 源于 “华” 字体现了中国人的起源与象征意义; “中华” 是中国各个民族不断融合的结果; “中华” 已经演变成为中国国家的名称; “中华民族” 这个名称能够反映中国各族人民共创同建中国的发展历程。 因此, 中华民族共同体现代含义就是国族称谓。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浪漫主义的反讽概念:实质、类型和限度
    李金辉
    思想战线   
    12. 当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三条路径
    黄龙光
    思想战线   
    13.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四重内涵及其当代价值——基于对《资本论》的解读
    何玉芳, 张晓
    思想战线    2021, 47 (5): 46-53.  
    摘要2496)      PDF (27301KB)(852)   
    《资本论》的副标题定为“政治经济学批判”,表明《资本论》不仅是在经济层面研究商品、货币、资本、劳动价值与剩余价值的政治经济学说,还是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视域下剖析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乃至灭亡的过程中寻求人类解放道路的新世界观。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哲学基础和价值取向四重内涵来研究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对深化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玛丽·道格拉斯的风险研究及其理论脉络
    黄剑波,熊畅
    思想战线   
    15. 中国古代的政治地理与地缘政治
    安北江
    思想战线    2021, 47 (6): 76-88.  
    摘要2439)      PDF (44448KB)(1491)   
    政治地理与地缘政治概念的提出及其理论体系的形成皆源于西方,其理论体系主要服务于当时国际政治关系的运作。作为一种理论,在之后的学科体系建构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系统梳理并分析两者的内涵、发展演变及其相互关系,旨在进一步厘清政治地理与地缘政治理论在史学研究中的范式。事实上,政治地理与地缘政治理论思想早在中国古代就已产生,只是没有将其概念化,究其理论,二者类同。政治地理最关注的问题就是地理区域与政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指政治过程在地理环境中的具体反应,而在中国古代政治地理的研究中,其本质理论等同于地缘政治。中国古代政治地理在思想和理论方面,主要体现在国际、国家和地方三种尺度上。正清政治地理与地缘政治理论,为进一步完善中国政治地理学科建设提供理论借鉴,同时为中国政治地理学深化权地秩序研究做好理论铺垫。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论健康旅游的特征
    薛群慧, 白 鸥
    思想战线   
    17. 论网络平台规则
    邱遥堃
    思想战线    2020, 46 (3): 148-158.  
    摘要2334)      PDF (8670KB)(540)   
    平台规则是政府、平台、用户三方既相互合作又相互斗争而形成的,反映了网络法与网络规范的要求,其核心在于满足平台自身的利益与需求;其实施是通过平台的代码架构与数据分析能力来完成的,但它是一种规范而非技术,其发挥的作用是独立的。所以,平台规则区别于网络法、网络规范、市场与代码,从法律与社会规范理论的角度观之,它是一种独立的网络空间治理手段,是平台化互联网时代的新产物。由于平台兼具企业与市场的双重特性,所以平台规则具有私法规则公法化的特点,标志着国家与社会界限的模糊与交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