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思想战线, 今天是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中国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比较

    骆郁廷, 刘舒皓
    思想战线    2023, 49 (4): 19-29.  
    摘要1573)      PDF (2138KB)(187)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西方式现代化道路具有本质的区别。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与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相比,具有根本的制度、文明和价值差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是一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并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参考,对世界现代化进程具有独特贡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论中国海外利益保护法律体系的构建

    漆彤, 范晓宇
    思想战线    2023, 49 (4): 129-141.  
    摘要1550)      PDF (2463KB)(168)   

    当前,全球经济治理结构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陷,中国海外利益面临日益严峻的风险与挑战,但与之对应的海外利益保护法律体系并不完善。构建中国海外利益保护法律体系是一项历史性任务,需要夯实基础、立足长远。构建中国海外利益保护法律体系,需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导理念,贯彻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四个基本价值观;以法治、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基本原则;以统筹国际法治和国内法治,统筹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统筹使用法律工具和非法律工具为基本路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个人思想行为的价值理路

    李慕
    思想战线    2023, 49 (4): 164-172.  
    摘要1454)      PDF (1825KB)(54)   

    恩格斯曾经指出,国家是第一个支配人的意识形态力量。这个现实性力量在国家统治与社会生活中塑造着意识形态引领个人的支配结构和价值逻辑。在价值追求上,意识形态确立占支配地位的精神力量,培育现实个人的价值观念和信仰信念,塑造社会团结,巩固和发展统治利益;在价值结构上,意识形态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向度建构评价主体,涵盖知识、理想、信仰三方面内容;在价值进路上,意识形态引领个人生成价值认知、进行价值判断、做出价值陈述、寻求价值实现、深化价值反思,不断强化价值认同和笃定价值信念。意识形态引领个人的价值逻辑,既体现了国家的支配需要,也契合了个人的精神渴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野下再思《黑暗传》论争

    宋旭红, 田诗琪
    思想战线    2023, 49 (4): 90-97.  
    摘要1448)      PDF (1815KB)(9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举措,对于强化民族认同、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重要作用。文化认同则是民族认同的核心内容,是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步骤。文学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强化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此意义上重新思考某些文学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民间文学作品《黑暗传》的相关论争恰好提供了一个例子。首先,《黑暗传》文类归属问题的大背景是中国学界对源自西方之史诗概念认识的不断深入与创新发展,而这个过程的完成极大地得益于我国民族文学史诗作品的发掘、整理与研究工作。同时反过来说,《黑暗传》的例子也说明,当我们对作品进行民族属性判定之时往往必然要触碰到交融共生、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底色;而通过被纳入中华民族文学版图,我们的各民族文学就可以以更清晰有力的定位获得进入世界文学国际视野的通道。这一民族性与世界性双重视野良性互动的过程既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文学研究领域发挥主导性作用的体现,也是我们在文学领域继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文化自信的主要途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学理性解读

    韩喜平, 杜都
    思想战线    2023, 49 (4): 12-18.  
    摘要1437)      PDF (1559KB)(60)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解决主要矛盾的目标所在。“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学理基础和实践需求,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本质优势,也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有着深刻的内涵,而且内涵和外延随着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美好生活的满足,要求以强大且成熟的物质生产为保障,要求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支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 
    颜晓峰
    思想战线    2023, 49 (4): 1-11.  
    摘要1423)      PDF (1934KB)(179)   

    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形成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这一过程先后创立和形成了系列重大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两个结合”产生了中国化时代马克思主义,形成了鲜明特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乡土中国的命运与农业文化遗产的未来

    卢成仁
    思想战线    2023, 49 (4): 67-73.  
    摘要1422)      PDF (1566KB)(90)   

    从农业文化遗产视角看现代化背景下的乡土中国,“集体失忆边缘的乡村”是当下的现实状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干预,透过对乡民记忆和情感的唤醒,让他们重新发现自己、重新发现村庄,重新认识乡土社会的特殊意义和价值。作为农耕文明杰出代表的农业文化遗产,是现代农业生态转型的基础,并与现代农业形成“古今相融、择善而用”的双向度交流、采借和交融关系。年轻一代的探索、实践与选择,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注入了新的精神动力,延续并拓展农耕文明体系的根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杨小柳, 陆烨
    思想战线    2023, 49 (4): 74-80.  
    摘要1415)      PDF (1529KB)(93)   

    在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比较中可以发现,中国式现代化从根本上改变了脱胎于殖民体系、以资本为中心的西方现代化模式不平等的内在属性,从而破解了西方现代化加剧多民族国家族群隔阂对立的发展困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深化推进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治理共同体、价值共同体、生命共同体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进入了更加高质量平等发展的全新阶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毛泽东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实践探索及其当代价值

    段妍
    思想战线    2023, 49 (4): 30-36.  
    摘要1407)      PDF (1546KB)(67)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和精神直面党内问题,着眼于建设“伟大的党”和领导“伟大的革命”,纠正党内错误思想、整顿不良作风和惩治腐败行为,不断加强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在自我纠错、自我提升中锻造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引领党的革命事业胜利前进。毛泽东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实践探索对新时代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新时代要把自我革命贯穿党的建设的各方面、全过程,在继承和发展中丰富自我革命的有效途径,在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中激发自我革命的强大动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建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探索

    唐皇凤, 祁净玉
    思想战线    2023, 49 (4): 37-49.  
    摘要1407)      PDF (2386KB)(82)   

    作为思想建党理论的探索者与创立者,毛泽东以建设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武装的革命政党为目标,把“从思想上建设党”置于党的建设首位,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思想建党,如何思想建党等基本问题,构建了内容丰富的党建理论体系,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思想建党的实践探索贯穿于整个新民主义革命时期,高度重视开展针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纠正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在工农党员中牢固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并探寻出一条通过整党整风运动实现全党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高度统一的新路径,开创出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的新传统。毛泽东思想建党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彰显了毛泽东思想建党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谱系中的历史地位,为建设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开展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亲属类型学与亲属实践复合式研究刍议

    马腾嶽
    思想战线    2023, 49 (4): 50-66.  
    摘要1402)      PDF (2767KB)(126)   

    亲属是人类社会的普同现象,亲属组织是社会构成的根本。中国具有丰富的多民族文化,关注人类社会的根本——亲属,对中国多民族社会的亲属进行更完善与全面的探究,正是推动社会科学本土化之基本且必要的方向。受历史因素影响,亲属研究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发展上所受重视有限,产出研究成果所占的比例极度稀微。多数中国诸民族的亲属研究成果数量稀少或完全缺乏,导致吾人对中国境内众多民族的亲属形态仍缺乏细致全面的认识,对基于亲属的社会团结机制与地方性知识缺乏系统性的学术理解。由此,梳理亲属理论的发展,反思中国亲属研究的现况与未来方向,进而开展“亲属类型学与亲属实践复合式研究”,是为新时代中国亲属研究的目标与策略。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海外中国犯罪资产分享的规则构建初探

    杨琼
    思想战线    2023, 49 (4): 152-163.  
    摘要1400)      PDF (2306KB)(83)   

    构建资产分享制度是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有利于改变我国海外资产追回长期滞后的现实困境,而且也是切实践行《刑事诉讼法》的特别没收程序和缺席审判程序的现实需要。国际公约所倡导的资产分享机制已成为国际社会跨境资产追回实践中的普遍共识,域外国家尤其是中国犯罪资产流入比较集中的国家,都将国际公约所倡导的资产分享机制转化为国内法上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规则。我国虽然在立法层面确立了资产分享制度,但其具体规则依然付之阙如。我国犯罪资产分享制度的建构必须以主权原则、法治原则和公平原则为基本遵循,在借鉴域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明确资产分享方法、范围和标准等核心规则,进而实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海外资产追回工作中的难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新时代基于意识形态维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析论

    孙绍勇
    思想战线    2022, 48 (4): 165-172.  
    摘要1094)      PDF (28145KB)(285)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意识形态建设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阐明了意识形态与文化发展性质和方向的一致性。意识形态建设是文化自信内蕴的本体问题,意识形态自信是文化自信的硬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都有着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属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以深化意识形态建设来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才能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导航定向、凝心聚力。着眼思想文化多元化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指导,要辩证地认识和把握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与坚定增强文化自信内在的逻辑同构性和价值内契性,从而不断开辟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境界,筑牢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的精神根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数字劳动、数字权力与数字权利:赛博无产阶级的生命政治学

    郝志昌
    思想战线    2022, 48 (4): 87-96.  
    摘要1092)      PDF (33794KB)(168)   

    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阶级与剥削的概念不仅仍存在且更复杂。数字劳动催生了赛博无产阶级,赛博无产阶级不仅指谓从事数字生产的用户,还包括数字生态链中的劳动者——开采生产数字设备的矿物质的工人、组装数字设备的流水线工人、研发数字软件的“码农”等。而用户是赛博无产阶级最具典范性、表征性、普遍性的存在。数字生产体系的持续性与稳固性,依赖数字权力的生命政治学管控。数字权力在今天以无形的“电子鞭子”作为新的惩戒机制、以人口“注意力”要素的提取作为新的调节机制,使赛博无产阶级在新的经济胁迫面前表现出新的服从。赛博无产阶级是数字平台这股新生力量的真正主体,对数字权利的争取,以及对数字形态的“现实运动”的共产主义引领,是赛博无产阶级面对数字文明的新历史使命。这不仅关乎赛博无产阶级真正的未来,更关乎人类文明在数字时代的走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创新性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何星亮
    思想战线    2023, 49 (5): 1-10.  
    摘要1038)      PDF (1907KB)(69)   

    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创新精神的民族。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继承和弘扬先辈的创新精神,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创新,是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先导、核心与灵魂。理论创新是推动制度创新的基础。制度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保障,科学的制度有利于推动科技领域的发现和发明。文化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协调联动、一体推进,才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古代中国“天下秩序”理念的传承与变革

    安北江
    思想战线    2023, 49 (2): 123-134.  
    摘要1037)      PDF (8785KB)(339)   

    古代中国的“天下秩序”与“国家秩序”建构理论,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与传承性,且贯穿于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宗法式与地缘式的“天下秩序”理念,是古人诠释世界和维系国家政治安稳的核心思想。二者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了王朝国家政治制度体系。中华文明核心体的形成和族群意识的凸显,是“天下秩序”得以传承与变革的基础。“国家秩序”和“国家政治体系”的建立,是古人想象“天下秩序”崩塌与重构的结果。在“国家秩序”建构中,“一统观”与“正统观”成为主体民族政权角逐天下后的政治意识。中华文明的主体性与“天下秩序”理念,形成历史上的“中国精神世界”,最终成为多民族国家统一的向心力。为此,历史上的主体民族政权,以“中国”为核心的天下一统理想才得以实现。阐释古代中国“天下秩序”理念的传承与变革,对进一步理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间接回应了用西方民族国家理论来倒叙解构历史中国的舛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新发展理念的中华文明底蕴和世界意义——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田鹏颖, 张琳
    思想战线    2023, 49 (5): 11-19.  
    摘要1033)      PDF (504KB)(105)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新时代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新发展理念的理论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具体实际是新发展理念的实践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发展理念的文化资源,“两个结合”是新发展理念的生成机制。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大成,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理论支撑。新发展理念不仅解决了中国发展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引领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未来,因而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中国土司历史地理与西南边疆民族史研究

    杨伟兵
    思想战线    2022, 48 (5): 110-117.  
    摘要1019)      PDF (28526KB)(447)   

    土司制度是我国历史上中原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特殊管理制度,其在历史上的实施,以西南地区最为广泛,这使得西南地区成为我国民族史和边疆史地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长期以来,土司研究重其名实、性质、职分、世系等讨论,对其置废、分布,特别是长官驻地、辖境范围等历史地理状况研究较少。基于从事《清史·地理志》编撰和《清史地图集》编绘工作积累的经验和认识,推进土司历史地理研究可弥补学术界在土司驻地、建制、管理层级和辖境范围等方面上考察的不足,也是从更高、更深视域的疆土管理等中央与地方关系审视土司制度的需要。具体上,可以采取“世袭职授查其沿革,政体建置考其地理”,纵横经纬结合的历史地理研究方法,并在一手档案资料基础上重视制度史与实际运作的过程讨论,积极开展土司历史地理研究乃至编绘土司历史地图,全景式展示土司演变状况,对民族史、边疆学和地方治理等边疆民族史研究的多学科建构起到推动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论《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法律责任”

    沈寿文
    思想战线    2023, 49 (5): 129-138.  
    摘要997)      PDF (523KB)(30)   

    《民族区域自治法》没有规定“法律责任”条款并不意味着这部法律内容不完整,没有责任追究依据,无法实施或者实施效果不好;作为与《民法典》《刑法》等“条件模式”的法律不同的“目的模式”的法律,这部法律主要依靠低位阶的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通过配套立法、配套政策和措施加以实施,而无法依赖法院的司法裁判加以实施;其“法律责任”内容隐含在备案审查、公职人员惩戒等相关法律之中。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王朝时期的“大一统”

    成一农
    思想战线    2023, 49 (5): 84-92.  
    摘要993)      PDF (579KB)(74)   

    以往的一些研究将王朝时期的“大一统”单纯地理解为疆域的“统一”,这样的认知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忽略了以往对先秦和秦汉时期“大一统”思想的研究,也缺乏基于史料对此后历代“大一统”思想的讨论;二是这些研究几乎没有分析为什么达成了某一地理空间范围内的“疆域统一”就可以认为实现了“大一统”。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可以认为,宋代及其之后对“大一统”的论述主要集中于王朝的正统性,以及正朔、历法、度量衡等的“统于一”;虽然存在一些对“大一统”地理范围的描述,但差异极大。从王朝时期的“天下”和“华夷观”来看,“大一统”在名义上必然应当包括整个“天下”,而核心则是“中国”,只是在不同语境下,实际强调的范围有所不同。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