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思想战线, 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7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1-11-15
    上一期   
    共享发展的时代内涵及人学意蕴
    夏淼
    2021, 47(6):  1-9. 
    摘要 ( 1086 )   PDF (28970KB) ( 1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面对新发展要求,创造性地提出共享发展的思想,彰显了百年大党“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透过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从时代出场、理论内涵和价值意蕴三重维度审视,共享发展无不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正义、凸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宗旨,是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理论传承和阶段性发展。深刻理解共享发展理念的人学意蕴,对全面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起点
    王丰
    2021, 47(6):  10-19. 
    摘要 ( 1004 )   PDF (32427KB) ( 2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合理确定理论阐释的起点。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方向,从借鉴马克思确立《资本论》的理论起点,到分析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探索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起点,最后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新理论成果,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引领。一方面,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以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作为理论阐释起点的,它蕴含着社会生产的各种规定,由此引发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对社会主义“经济细胞”的探讨;另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则确立了“人—物—人”的“人民逻辑”理论主线。借鉴马克思主义经济细胞学说,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人民立场”,可以发现,“为人民的劳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起点。
    共同富裕视角下的慈善活动
    李贤, 崔博俊
    2021, 47(6):  20-29. 
    摘要 ( 1133 )   PDF (33280KB) ( 2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共同富裕包括了物质上的富足和精神上的富有,是涵盖城乡、东西部区域等多个层次的共同富裕。其不是福利主义,更不是平均主义,本质上体现为经济学的选择天平更多地向公平倾斜。现阶段的中国仍然有许多因素制约着共同富裕,分配方式的不合理是其中的重要原因。“第三次分配”是适应新时期健康发展需求的有效分配方式,其能克服“第一次分配”的“市场失灵”,弥补“第二次分配”的“政府失灵”,还能引导各类人群实现精神上的富裕,是推动物质和精神共同富裕的重要补充。作为“第三次分配”主体的慈善活动,其分配去向不仅包括“纾困扶弱”的传统方向,还能流向鼓励创新、造福人类的其它领域。在慈善活动的作用机理中,“代表性启发”可促成慈善活动的内在动机;“观众效应”形成外在动机;社会画像诱发形象动机;网络社交则强化了脉冲式慈善行为。这一机制适应了新时期的分配特点,较好地对社会资源进行了“第三次分配”。但现阶段的慈善活动,三方面的动机均较弱,需要优化宣传方式、强化外部压力以及培养慈善理念,以更好地推动共同富裕。
    文化认同与艺术重构——宋代《大理国梵像卷》和清代摹本《法界源流图》比较研究
    邓启耀
    2021, 47(6):  30-42. 
    摘要 ( 1134 )   PDF (60793KB) ( 1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世纪,中国西南地方少数民族政权大理国诞生了一幅绘画长卷名作《大理国梵像卷》。500多年后,实现一统的大清皇帝命宫廷画师在藏传佛教僧侣指导下,对《大理国梵像卷》进行分解和临摹,形成《法界源流图》和《蛮王礼佛图》两个摹本。分析《大理国梵像卷》和《法界源流图》(《蛮王礼佛图》已轶)在整体结构和表现细节上的差异可以看到,这一从原作到摹本的“仿制”式艺术重构,由于时空差异、国家思想差异和权力关系差异,实际上已经成为统一国家意志下的政治规训和文化再造事件。两件视觉历史文本,显示了不同时代不同身份在国家思想、图像认知和艺术表现上的微妙差异,透露出中国社会变迁和文化认同的丰富历史信息。
    英殖民时期缅甸国内的英缅族群关系研究——以奥威尔的《缅甸岁月》为中心
    刘权
    2021, 47(6):  43-49. 
    摘要 ( 1235 )   PDF (24518KB) ( 1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24年至1885年期间,英国通过3次侵缅战争使缅甸沦落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缅甸自此开启了60多年被殖民统治的历史。英国对缅殖民政策主要包括分而治之、以印治缅、以缅治缅、间接统治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缅人内部的分化与对立,并致使缅甸国内的英缅族群关系呈现出多重面向。具体而言,缅人中的精英群体在殖民统治中成为了既得利益者,他们与英国统治者结成了某种形式的合谋与互惠的关系;处于社会底层的缅人则是反英殖民统治的核心主体及中坚力量,他们与英国统治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对立和冲突。《缅甸岁月》是奥威尔的重要代表作,其以作者在英属缅甸的生活经历为基础,较为真实地反映了殖民时期缅甸国内的社会现实与政治生态,具有较强的民族志色彩。英缅族群关系是《缅甸岁月》的核心主题之一,其既呈现了当时英国人对东方的认知和理解,也刻画了缅人对殖民者的多重态度与复杂情感。
    “讲好中国制度故事”:立场、困境与策略
    王向明, 段光鹏
    2021, 47(6):  50-57. 
    摘要 ( 1239 )   PDF (28109KB) ( 1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讲好中国制度故事”,就是要面向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把中国的制度讲清楚、把中国的故事讲精彩,其叙事立场在于澄清和批驳抹黑中国制度、误导国际舆论的不实之词,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体系架构和显著优势,进而将制度自信从“信”落实到“行”。目前,中国在“讲好中国制度故事”方面仍存在着讲述内容“供给不足”、讲述形式“引力不强”、讲述媒介“质量不高”等诸多困境。为此,“讲好中国制度故事”,要做好顶层设计,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要加强媒体融合,挖掘元素多样、题材多元、内容多彩的制度故事,要注重受众需求,练就拨云见日、一语中的、力透纸背的讲述本领,使中国制度故事成为一种更具系统性和包容性、更具吸引力和解释力的话语体系。
    党建引领与城市社区治理质量提升
    何绍辉
    2021, 47(6):  58-66. 
    摘要 ( 1128 )   PDF (31352KB) ( 2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创新城市社区治理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巨变中的城市社区治理以及城市社区党建,有着发展的诸多便利,同时也需应对巨变所带来的诸多挑战。创新城市社区党建,推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落到实处,进而提升城市社区治理质量,就要注意处理好社区党建与社区自治、社区党员与社区治理、社区党建与社区动员的关系。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优势、基层治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就要在党建工作方式创新中做强做实基层党建、通过社区党建将社区及社区党员有效组织起来、在增强党员与社区关联中优化社区党建协调机制。
    文化戍边视角下云南边疆地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探析
    谢晓霞
    2021, 47(6):  67-75. 
    摘要 ( 1065 )   PDF (31332KB) ( 1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云南边疆地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始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它一直发挥着文化戍边的作用。在电影成为重要文化软实力的当下,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得以加强并较好地发挥了文化戍边作用,也更有效地被整合到边疆治理当中。农村公益电影利于主流文化传播并扎根到云南边疆,助力乡村振兴语境下的云南边疆地区农村社区文化建构,还可在新的国际和周边语境下有力地抵御外来不良文化。为使云南边疆地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更好地发挥文化戍边作用,需要优化一定的策略和路径:一是更好地发掘和创作云南边疆题材电影,二是充分考虑融媒体技术语境下的灵活传播,三是引入多种放映主体,四是向邻国更深入地走进和传播。
    中国古代的政治地理与地缘政治
    安北江
    2021, 47(6):  76-88. 
    摘要 ( 2444 )   PDF (44448KB) ( 14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政治地理与地缘政治概念的提出及其理论体系的形成皆源于西方,其理论体系主要服务于当时国际政治关系的运作。作为一种理论,在之后的学科体系建构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系统梳理并分析两者的内涵、发展演变及其相互关系,旨在进一步厘清政治地理与地缘政治理论在史学研究中的范式。事实上,政治地理与地缘政治理论思想早在中国古代就已产生,只是没有将其概念化,究其理论,二者类同。政治地理最关注的问题就是地理区域与政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指政治过程在地理环境中的具体反应,而在中国古代政治地理的研究中,其本质理论等同于地缘政治。中国古代政治地理在思想和理论方面,主要体现在国际、国家和地方三种尺度上。正清政治地理与地缘政治理论,为进一步完善中国政治地理学科建设提供理论借鉴,同时为中国政治地理学深化权地秩序研究做好理论铺垫。
    缅甸地缘环境及其对中缅华文教育合作的影响
    李增华, 熊琛然
    2021, 47(6):  89-96. 
    摘要 ( 1127 )   PDF (27054KB) ( 1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缅甸拥有独特的地缘环境,其对中缅华文教育合作深化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缅甸独特的地缘区位一定程度上使中缅华文教育合作被部分国家“刻意曲解”、缅甸交错的族际关系使中缅华文教育合作效用在缅甸的地域差异明显、缅甸缓慢的经济发展使缅甸政府对中缅华文教育合作的投入相对有限等三个方面。对此,中国可从四个层面持续挖掘中缅华文教育合作的适宜路径:准确把握中缅关系新时代的历史机遇,营造中缅华文教育合作的浓厚氛围;密切关注缅甸国内环境发展变化,发掘中缅华文教育合作的政策基础;全面深化中缅经贸领域务实合作,强化中缅华文教育合作的经济支撑;健全完善多维合作机制,拓展中缅华文教育合作的平台内涵。
    社会总体性想象的东方表征——巴尔扎克与中国
    钱林森
    2021, 47(6):  97-106. 
    摘要 ( 1329 )   PDF (32717KB) ( 11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巴尔扎克对体系化和总体化有执着的追求,这使他对中国的论述有一种将片面印象上升为全体的化约倾向。他悖论性地将中国的滞后性视为优势,这其中蕴含了他保守的社会政治主张。而在中国方面,巴尔扎克的形象在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文化运动中被固化为现实主义,这一定位推动了他在中国文坛的影响力。这在典型作家如茅盾身上体现为对社会面貌的总体化再现,而对巴尔扎克的解释和借鉴,则成为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景观”的发现与变奏——现代性语境中的波德莱尔与中国
    杜心源
    2021, 47(6):  107-116. 
    摘要 ( 1030 )   PDF (31887KB) ( 2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波德莱尔作品中的中国意象,带有独特的诗意,来自于他现代性体验的极致化。同时,中国意象和其他诗性意象结合在一起,彰显了波氏在现代时间的碎片中重建某种整体秩序的努力。而在中国方面,波氏对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的中国新诗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在戴望舒那里体现为对波氏的官能化符号进行的朦胧化和抽象化处理,而在卞之琳那里,则蕴含了现代性的机械时间中个体情感家园的毁灭,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乡土文明的追忆。
    明兴礼与中国新文学
    柴庆友
    2021, 47(6):  117-125. 
    摘要 ( 1127 )   PDF (25581KB) ( 1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明兴礼是中国新文学的首批西方读者与研究者之一。在其代表作《中国当代文学的顶峰》中,他分别从小说、散文、戏剧与诗歌四种文体入手对中国新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作了专门的介绍与论述。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注重译述的学者相比,明兴礼的研究更侧重于文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与时代价值,他不但善于在文本中捕捉中国作家的特色与风格,且能利用自身的西方知识结构将中外文学作品放到比较的视野中去进行阐释。从内容与方法两个层面来看,这些研究不但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在法国的译介与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后来的法国学者,使中法文化交流的成果得到了丰富。
    媒介本体化与文艺批评属性的变异
    李震
    2021, 47(6):  126-134. 
    摘要 ( 1034 )   PDF (28613KB) ( 1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数字技术正在使媒介的属性由文化建构的工具变为文化建构的主体因素,也使媒介哲学在工具理性基础上开始了本体化进程。文艺批评作为文化建构的重要环节,在媒介本体化进程中,正在由学术论坛变异为公众舆论场,并表现出公众性、话题性、对话性和多元性特征。作为文艺批评的文艺公众舆论场,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数字时代的新兴公共领域,并与阿伦特、哈贝马斯和桑内特等西方学者论述的公共领域形成了鲜明的差异。这一由数字虚拟空间构成的新兴公共领域正在因公共性的缺位,表现出种种批评乱象,亟待在学术和实践层面进行重新建构。
    虚拟现实艺术中的时空维度与身体重塑
    妥建清, 吴英文
    2021, 47(6):  135-142. 
    摘要 ( 1089 )   PDF (536KB) ( 2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虚拟现实艺术以“身体—主体”图式的沉浸式感觉撒播和交互性审美形态,再次更新了数字化语境中的艺术活动方式。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自由开放、立体多元、兼容共享、延异可塑等媒介特质,身体在“超真实”虚拟时空的审美交往中不断实现本体性的价值重塑,拓展其新颖别致的知觉经验和审美能动性。虚拟现实艺术在更大程度上激活了大众化艺术创造意识及其个性化审美表达自信,进而成为展现大众化主体审美意识的主要艺术形态。随着全民文化消费结构的更新、审美文化意识的不断加强和相关基础研究的深入,虚拟现实艺术将会建构形成符合自身发展的审美话语体系,并最终形成具有自身特征的美学价值与意义拓展。
    数字媒介与文艺批评话语的转型
    翟传鹏
    2021, 47(6):  143-150. 
    摘要 ( 1114 )   PDF (26806KB) ( 2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数字媒介改变了当代文艺生产语境,促生文艺批评话语新变。精英批评话语中心地位失落,无法针对新的艺术实践开展有效批评。公共领域向数字媒介倾斜和位移,带来了传统媒体批评话语的衰落。自媒体批评话语有效利用了受众的碎片化时间,对传统批评话语产生挤出效应。媒介赋权使个人批评话语急速扩张,个人的意义生产与信息茧房相伴而生。就此,建构中国式文艺批评话语体系和范式、提高文艺批评家的素养、提倡对话式批评方法,是重构批评话语的有效路径。
    审美资本与审美资本主义批判
    向丽
    2021, 47(6):  151-159. 
    摘要 ( 1213 )   PDF (30423KB) ( 4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审美资本”和“审美资本主义”是当代美学研究的前沿议题,该问题阈源于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空间隐喻的再讨论,亦即,审美和艺术不只属于上层建筑,而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形式,在当代社会发挥出基础性功能;另一方面则是对于审美/艺术与经济如何基于人的情感结构而建构新型关系的纵深探讨。藉此,审美资本主义批判既是对于审美资本在当代社会转型和变迁中所发挥作用和意义的显现,同时也是基于审美资本的特殊性,对审美的资本化及其可能的旧病复发提出的批评与重构。
    由生存危机到小康社会:费孝通对中国农民出路的探索
    温士贤
    2021, 47(6):  160-168. 
    摘要 ( 1243 )   PDF (24768KB) ( 3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农民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学者围绕中国农民的生存发展问题做出诸多探索,其中费孝通的学术思想尤其具有代表性和延续性。费孝通致力于为农民寻找出路,引导中国农民由生存危机走向小康社会。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费孝通主张发展乡土工业,在乡村既有的生产条件下拓宽农民收入渠道。20世纪80年代,费孝通提出小城镇发展战略,鼓励农民以“离土不离乡”的模式进入小城镇。进入小康社会后,费孝通更多地关注城市建设以及全球化进程中的心态秩序问题。重温费孝通的学术思想,对我们思考当前的乡村振兴、城乡发展,以及现代化进程中各民族群体的心态秩序等问题仍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