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思想战线, 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49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3-01-15
    上一期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价值旨归与实践进路

    牛小侠
    2023, 49(1):  1-8. 
    摘要 ( 792 )   PDF (6265KB) ( 1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根基于唯物史观“人的主体价值”,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唯物史观人的主体性及其创造价值,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取得四个历史时期的伟大胜利和伟大成就,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价值旨归,即党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其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其价值方向、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其价值目标、以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为其价值尺度、以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类解放为其终极价值目的。为实现其价值旨归,中国共产党以“历史主动精神”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变革中国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继往开来持续构筑人民美好幸福生活。

    新时代生态文明视角下共同富裕探析

    李正彪
    2023, 49(1):  9-21. 
    摘要 ( 814 )   PDF (10741KB) ( 1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我国发展中所面临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放在突出位置,这意味着共同富裕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追求的重要目标。共同富裕不能缺少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需要。生态是一种福利,而生态福利是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上的共同富裕,也是生态上的共同富裕,而生态富裕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为此,本文探析了新时代生态文明与共同富裕之间的相互关系,厘清了二者的共同终级目标,探寻了生态文明推进共同富裕的滞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生态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研究结果表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是共同富裕的驱动力,实现人民群众幸福是二者的终极目标,但是生态矛盾问题依然突出,这无疑是推进生态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最大阻碍,基于此提出了新时代生态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

    吴明永
    2023, 49(1):  22-30. 
    摘要 ( 787 )   PDF (7050KB) ( 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包括在根本要求上坚持“一个中心”、在基本方法上立足“两个基本点”、在发展节奏上把握“三步走战略”、在内驱动力上重视“四化同步”、在总体布局上推进“五位一体”等五个方面。它们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而产生的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理论、落后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理论等科学理论的全面贯彻和创新发展。理清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及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奋力推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进程。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认知、哲学省察及其思维创新

    杨嵘均
    2023, 49(1):  31-41. 
    摘要 ( 755 )   PDF (9051KB) ( 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由中国近现代特殊的历史情境决定的,是一条既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又不同于前苏联模式的符合世情、党情和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它既饱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也蕴藏着深刻的思维创新。从哲学角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首先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现代化道路,既具有现代化道路的一般特征又富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智慧;同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还是系统性和整体性相促进、全面性和协调性相统一、渐进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相协调、包容发展和共建共享相统筹的现代化道路。从思维创新角度来说,站在新时代这一历史的新起点,必须明确: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开辟未来现代化道路的前提条件;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走向未来的制度保障;敢于打破路径锁定与勇于开拓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走向未来的根本途径和唯一选择。

    关于跨文化和跨主体性的一个讨论

    赵汀阳
    2023, 49(1):  42-53. 
    摘要 ( 839 )   PDF (10109KB) ( 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主体性”概念在知识与实践领域的图景是解释一切事物并且为一切事物赋值。由于理性的行为都必然涉及他者,因此,所有的行为事实都具备主体间性。改造主体间性这一概念并将其升级为跨主体性,是理解跨文化想象的必要前提。跨主体性的可信基础来源于语言的共主体性,一种语言的重要词汇表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就意味着一种文化发生了某种“文化再化”。“文化再化”触及了跨主体性的核心难题,只有通过增加普遍性的维度而非在不同的普遍性主张之间进行斗争,才能够共同创作一个莱布尼兹式的“足够丰富而兼容”的可能世界。在一种特定文化进行再化的过程中,最小的存活结构是语言和宗教,最小限度的坚实结构是语言、宗教和历史。中国数千年始终保持着跨文化的性质,其运行模式是基于天下方法论的“旋涡模式”。以方法而非信念为本源,中国的原生文化方能够接纳外生文化,并且“化”入其系统中。

    同华之异:古代越南与朝鲜的华夷观比较

    李晓斌, 孔凤明
    2023, 49(1):  54-63. 
    摘要 ( 787 )   PDF (8178KB) ( 1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华夷观源于中国,作为传统东亚社会用于认知“自我”与“他者”的话语模式与叙事范式,伴随以儒学为主的中华文化传播至古代越南与朝鲜两地,成为其提升自我中心性与文化优越感的策略表述。同属“中华文化圈”的越南、朝鲜,在相对迥异的历史文化与现实动机下形成富有各自地域特色的“各华其华”观念与“小中华”思想。因此,通过比较古代越南、朝鲜华夷观的差异性,可以考察华夷观在传统东亚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复杂与多样的跨主体性,进而探研华夷观作为前近代东亚式民族主义思想源泉的发展理路及其影响下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互动关系。

    从古滇国蟠蛇立虎祭祀柱看中华文明的历史延续性

    李世武
    2023, 49(1):  64-77. 
    摘要 ( 745 )   PDF (19233KB) ( 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学界对古滇国蟠蛇立虎祭祀柱及相关祭祀仪式的解释,主要有3种假说:祭图腾说、报祭说和祭水神说。在文明延续性的历史语境中考察该祭祀柱的柱体、虎图像和蛇图像这3种符号的文明基因链,可提出一种新的推测:古滇国蟠蛇立虎祭祀柱可能与古西羌族及其后裔的通天信仰、虎崇拜、蛇崇拜密切相关。古西羌族及其后裔的文明基因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象征意涵,但关键符号却展现出显著的历史延续性。古滇国蟠蛇立虎祭祀柱相关符号的历史延续性,是中华文明历史延续性的一个侧面。中华文明历史延续性的研究,通常需要综合考古资料以及多民族的文献资料、田野调查资料,展开互释。

    “共同”协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路径

    晏月平, 张舒贤
    2023, 49(1):  78-84. 
    摘要 ( 782 )   PDF (5146KB) ( 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新发展要求中的本质规定与战略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二者协力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理论逻辑上,共同富裕是民族复兴的物质之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精神所依,二者共同构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基础、精神指向;在实践逻辑上,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可行路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共同富裕打牢了各民族繁荣发展的基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着民族团结的伟大力量,二者互构逻辑,通过坚持全面系统发展、推动文明建设、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坚持党的领导,协力共进形成强劲推动力,加快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遗产景观实践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桂榕
    2023, 49(1):  85-95. 
    摘要 ( 749 )   PDF (9228KB) ( 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近20年,以文化遗产为内容的景观实践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文化遗产景观实践提供了以人民为中心、从群众文化实践角度开展精神家园建设的新视角和新途径,具有理论适用性和现实针对性。服务精神家园建设的文化遗产景观实践,具有特定的内涵和特性,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文化实践为基础,贯穿于遗产事业、遗产经济和遗产生活三大领域。从其目标定位和内容形式看,主要有民俗生活、展演与旅游体验、社会教育传承三类;从其所依托的载体看,可划分为实体和传媒两类;从其运作特点和效应看,可划归为惰性和活跃性两个范畴。文化遗产景观实践的基本原则体现在:以建设营造精神家园相关场所设施、符号体系和情感氛围为基础,以彰显人民的主体性和创造力为核心,以实现共同体的价值追求为目的。文化遗产景观实践的基础性保障策略包括:通过政策优化机制改善社会环境,通过目标价值评估提升社会效能,通过新媒体科技应用发掘潜力等方面。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研究——以对云南迪庆民族上层人士的统一战线工作为例

    李志农, 周丽梅
    2023, 49(1):  96-104. 
    摘要 ( 730 )   PDF (7674KB) ( 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凝聚最广泛智慧和力量的重要法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成功运用统一战线将云南迪庆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纳入社会治理共同体,为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提供强大整合力量与智慧支持的历史经验。这一历史经验在党的二十大会议上提出的“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的新时代统战工作的背景下,对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在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也有积极的意义。

    从共生到共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理路探析

    邓玉函
    2023, 49(1):  105-114. 
    摘要 ( 810 )   PDF (8306KB) ( 1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华民族文化灿烂纷呈,在当前全球经济社会不断前进发展的现实环境里,各国文化多样性势必要求各民族积极互动。梳理中华民族文化从共生到共享的历史脉络,从文化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多元一体格局是当前亟需考虑的问题。本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理路进行梳理与讨论,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逻辑是从文化整合开始的,在文化整合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核心因素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形成的价值与理念,在实践中又表征为文化共享。各民族共生共享的多元文化只有在欣赏与竞生的过程中互守尊严、相倚为强,才能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延续民族文化之血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方法论与民族学研究的方向

    杨圣敏
    2023, 49(1):  115-124. 
    摘要 ( 768 )   PDF (7637KB) ( 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方法论又可称为认识论,是人在观察、认识客观世界时,其主观世界、主观思维的站位和出发点。学者们面对同一类研究对象时,由于秉持不同的方法论,往往会有不同的结论,可见方法论之重要。多年来,中国学界对民族学研究的得失与成败较少从方法论角度进行分析与评判,对该学科研究成果在社会意义上的价值大小和正确与否等,也缺乏明确的分析准则。因此,从方法论角度对中国民族学百年发展的得失进行探讨与评价,并指出创建马克思主义中国民族学学派的紧要性与路径,不失为当前一个可行的方案。

    借鉴、继承与发展: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南北传统与西南民族史研究再思考

    龙晓燕
    2023, 49(1):  125-134. 
    摘要 ( 716 )   PDF (8376KB) ( 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民族史研究呈现出“北重南轻”“北多南少”的特点。这固然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历史文献多寡有关,但民族史研究的知识生产也与对多民族语言文献挖掘的广度与深度、相关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的使用及不同学术思想的激荡紧密相关。比较、总结和借鉴南北方民族史的研究传统和研究路径,可以帮助我们思考中国西南民族史研究的一些可能性。既要批判性地引入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以扩大历史研究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视野,又要加强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培养掌握民族语言文字的学者并加强多语种文献材料的利用,这是西南民族史突破的重要一环。

    论明清士绅研究的演进脉络——兼谈从“富民”观察“士绅”的重要意义

    薛政超, 舒求
    2023, 49(1):  135-145. 
    摘要 ( 746 )   PDF (8887KB) ( 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0年以来的明清士绅研究,或将士绅的身份与官僚制、土地占有形态及相应生产关系相结合,形成国家统治论、乡绅土地所有论和乡绅支配论;或将士绅的身份与基层社会、地方民众相结合,形成双轨政治论、真空填补论和家乡情结论;或从社会阶层流动的角度观察士绅阶层的兴起、持续与衰落过程及其与国家、社会的关系;或将士绅等精英群体与特定“场”或“场域”相结合,形成地域社会论和地方策略等场域精英论。这些研究呈现出从国家、社会到地域,从身份论转向功能论,以及从政策决定到资源策略等研究视角、研究取向、研究逻辑的变化。而从“富民”观察“士绅”,有利于从宋元明清的整体性、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和经济因素的基础性作用来揭示明清士绅的社会属性,避免以往研究对于地域性、身份性和策略性等因素的过分偏向。

    健康中国视角下生健康诉求的变化 #br#

    #br#
    王小倩, 侯曼麒
    2023, 49(1):  146-155. 
    摘要 ( 727 )   PDF (11634KB) ( 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健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我国政府历来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本研究从人民群众对于卫生健康体系方面的诉求出发,对某城市公共服务平台20132019年的卫生健康类诉求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试图展现健康中国建设的成效和人民群众对健康中国的期待。结果表明,公共服务平台接收的卫生健康类诉求数量持续增加。其中,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相关诉求数量占比最高,说明人民群众对于卫生健康服务的质量追求日益增长;医疗服务价格和可及性相关诉求数量占比呈下降趋势,体现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人民群众对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反响热烈,体现了人们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深刻理解“三个务必”的科学内涵、生成逻辑与时代意蕴

    崔晓丹
    2023, 49(1):  156-164. 
    摘要 ( 724 )   PDF (6894KB) ( 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并向全党强调“三个务必”。“三个务必”实质上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应遵循的宗旨、坚守的作风和发扬的精神。“三个务必”的生成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守正与创新,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对“两个务必”精神内核的传承与弘扬,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延续与彰显。新征程上,践行“三个务必”,需要从“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人民性特征中,准确把握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从“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纪律性特征中,继续发扬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从“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实践性特征中,不懈锻造共产党人的意志品质。

    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构建研究

    刘瑞
    2023, 49(1):  165-172. 
    摘要 ( 734 )   PDF (6736KB) ( 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课程思政”建设中,“课程”工具理性与“思政”价值理性的二元对立使“育才”与“育人”呈现脱节状态,影响着“课程思政”工作目标的实现。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旨在打破“育才”与“育人”的壁垒局面,汇聚成立德树人的整体合力。围绕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以强化政治引领,增进价值认同为根本;以落实主体责任,完善育人格局为抓手;以创新协作机制,促进协同发展为动力;以统筹各类资源,落实激励保障为依托,科学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共同赋能、立德树人工程的圈层效应,全面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