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思想战线, 今天是

思想战线 ›› 2023, Vol. 49 ›› Issue (1): 42-53.

• •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跨文化和跨主体性的一个讨论

  

  • 出版日期:2023-01-15 发布日期:2023-02-13
  • 作者简介: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32)。

  • Online:2023-01-15 Published:2023-02-13

摘要:

“主体性”概念在知识与实践领域的图景是解释一切事物并且为一切事物赋值。由于理性的行为都必然涉及他者,因此,所有的行为事实都具备主体间性。改造主体间性这一概念并将其升级为跨主体性,是理解跨文化想象的必要前提。跨主体性的可信基础来源于语言的共主体性,一种语言的重要词汇表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就意味着一种文化发生了某种“文化再化”。“文化再化”触及了跨主体性的核心难题,只有通过增加普遍性的维度而非在不同的普遍性主张之间进行斗争,才能够共同创作一个莱布尼兹式的“足够丰富而兼容”的可能世界。在一种特定文化进行再化的过程中,最小的存活结构是语言和宗教,最小限度的坚实结构是语言、宗教和历史。中国数千年始终保持着跨文化的性质,其运行模式是基于天下方法论的“旋涡模式”。以方法而非信念为本源,中国的原生文化方能够接纳外生文化,并且“化”入其系统中。

关键词:

font-family:Calibri, font-size:10.5pt, "> font-size:10.5pt, ">主体性|主体间性|跨主体性|共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