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思想战线, 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48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2-07-15
    上一期   

    从道德革命到伦理觉悟:唯物史观视野下中国伦理精神的现代转化与创新发展

    王 强
    2022, 48(4):  1-9. 
    摘要 ( 963 )   PDF (30178KB) ( 3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撑,对民族整体生活的精神性把握就是伦理精神。中国伦理精神的现代转化面临着现实上的与观念上的双重困境:一方面是道德革命思想启蒙的困境;另一方面是近代中国落后的社会现实。就其理论逻辑而言,唯物史观对民族伦理精神的激活,体现为自我主体(主观道德)—世界(社会实体)—实在主体(伦理精神)的辩证发展。就其主体形态而言,从早期共产党人的伦理觉悟到唤起人民的精神主动,伦理精神从主观形态转变为客观(现实)形态,实现了精神突围,构成维系民族共同体的精神家园。就其历史形态而言,作为共同体生命原则的伦理精神的创新发展,表现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国人民百年团结奋斗过程中形成了伦理精神的新传统。

    习近平“共同富裕”重要论述三重意蕴论析

    徐佳辉, 黄蓉生
    2022, 48(4):  10-19. 
    摘要 ( 921 )   PDF (33263KB) ( 1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就共同富裕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性、时代性的新思想、新论断,凸显出鲜明的继承发展性、弘扬人民性和引领方向性的本质特征,回答了“什么是共同富裕、为什么要共同富裕、怎样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任务,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小康社会理论思想,锚定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价值取向,贡献了全球贫困治理中国智慧。

    生态危机与新时代生活理念重塑

    成海鹰
    2022, 48(4):  20-28. 
    摘要 ( 944 )   PDF (32023KB) ( 1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推动了享受生活观念的流行。当“享受生活”成为一种价值目标,如果正确的观念缺席,人们道德感淡化,就会带来各种安全问题,如人们追求享受中所包含的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由此导致的环境恶化、生态危机等。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和个人潜能的无限发展,是人们乐享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所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应当重塑生活理念,主要是辩证地处理劳动与享受的关系,二者本身包含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在与自然的和谐一致中生活。这一思想有助于人们克服由于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带来的生态危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同时形成健康、文明、安全的绿色生活方式。

    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当代进路——兼论《资本论》第一卷中的工业民族志及其双重叙述

    黄志辉
    2022, 48(4):  29-38. 
    摘要 ( 914 )   PDF (32404KB) ( 1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马克思与恩格斯开拓了工业民族志的经典,他们的诸多著作均是围绕19世纪工人、工厂、工业议题写作而成的。恩格斯根据田野调查材料撰写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使用双重叙事方法开展了民族志的书写,两个经典文本构织了一条以劳动过程、价值分配、工人生活境况为核心议题的研究进路,在全世界范围内促发了无数研究“三工”问题的工业民族志。这一谱系将工业民族志放置于宽广的全球化视野中来认识,是当代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重要现实关怀。

    论绘画构成形式与色彩的人类学意涵呈现——兼及象征与隐喻的研究

    林建寿
    2022, 48(4):  39-47. 
    摘要 ( 849 )   PDF (29747KB) ( 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绘画色彩及关系理论的框架下,如果运用人类学、社会学的跨学科视角和美术史论家的观点来审视中西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及《囍临门》画作,探究这些画作的构成形式细部,及其在象征和隐喻之下人的生活、情感、精神与文化表达,能够使作品中的人类学意涵得以较完整呈现。这样的探究,必然激发横向学科之间进一步的跨学科思考。

    超越民族国家: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国家建设

    励 轩
    2022, 48(4):  48-62. 
    摘要 ( 918 )   PDF (48123KB) ( 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民族国家的国家建设范式曾备受推崇。清末时期,革命派曾主张要将现代中国建设成为种族与文化上均质的民族国家,但为了不至于中国分崩离析,最后向支持五族君宪的立宪派妥协,从而使更具包容性的五族共和成为民国初年的国家建设方案。然而国民党并不真正接受包容性的国家建设,而是倡导建设种族与文化单一的民族国家,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更是试图进行国民整合,将多民族人口整合为高度同质的人口。中国共产党则认识到建设容纳多民族共存的统一国家不仅完全可以实现,且更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在国家建设方案上拥抱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团结国内各个民族,增进各民族对新中国的共同认同,中国共产党强调国家的人民属性,建构了一套超越民族同时又联结各民族的“人民”话语,同时在政策层面尊重并保护各族人民的民族地位和政治权利,从而成功进行了建设人民国家的实践,实现了对民族国家的超越。

    西南情境下的礼俗多维互动及其社会整合功能——以大理巍山彝族土主文化为中心的考察

    董秀团, 王丽清
    2022, 48(4):  63-74. 
    摘要 ( 921 )   PDF (40539KB) ( 1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过程是各民族文化互动整合的过程,“礼俗互动”拓宽了审视文化互动整合关系的视野。西南情境下的“礼俗互动”具有特殊的边疆形态,呈现出族外与族内、上层与下层、中心与边缘、国家与地方、传统与现代等多维互动的结构模式。在大理巍山彝族土主文化这一典型案例中,“礼俗”的多维互动,不但保证了该区域各历史阶段社会机制内部的脉络畅通,而且在西南边疆由早期族群整合、区域整合、帝国边疆整合到现代民族国家社会整合的进程中亦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并由此夯实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实根基。

    基于假说演绎的高等教育结构形成机理研究

    段从宇
    2022, 48(4):  75-86. 
    摘要 ( 924 )   PDF (41230KB) ( 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等教育结构是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衍生物。高等教育结构的形成过程,实质上就是人类围绕知识操作展开的对现有可支配教育资源和理想高等教育需求的调和过程。任何外部力量、因素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影响,其作用力和作用方式都需要透过知识操作来传导。人类的理想高等教育需求是高等教育结构形成的最基本动力,知识操作是高等教育结构形成的基本手段,现实可支配的教育资源是高等教育结构得以结成的基础。

    数字劳动、数字权力与数字权利:赛博无产阶级的生命政治学

    郝志昌
    2022, 48(4):  87-96. 
    摘要 ( 1098 )   PDF (33794KB) ( 1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阶级与剥削的概念不仅仍存在且更复杂。数字劳动催生了赛博无产阶级,赛博无产阶级不仅指谓从事数字生产的用户,还包括数字生态链中的劳动者——开采生产数字设备的矿物质的工人、组装数字设备的流水线工人、研发数字软件的“码农”等。而用户是赛博无产阶级最具典范性、表征性、普遍性的存在。数字生产体系的持续性与稳固性,依赖数字权力的生命政治学管控。数字权力在今天以无形的“电子鞭子”作为新的惩戒机制、以人口“注意力”要素的提取作为新的调节机制,使赛博无产阶级在新的经济胁迫面前表现出新的服从。赛博无产阶级是数字平台这股新生力量的真正主体,对数字权利的争取,以及对数字形态的“现实运动”的共产主义引领,是赛博无产阶级面对数字文明的新历史使命。这不仅关乎赛博无产阶级真正的未来,更关乎人类文明在数字时代的走向。

    海外中资企业的国际形象塑造研究——基于“柬埔寨中资企业营商环境与劳动力素质调查”分析 

    李 涛
    2022, 48(4):  97-114. 
    摘要 ( 998 )   PDF (45014KB) ( 1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走出去”的中资企业以其强大的国际影响力、资金实力、技术储备等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载体,是“一带一路”倡议共建共赢的市场主体,是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事关“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大局,已成为国际社会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本研究通过对柬埔寨55家中资企业和811位柬籍员工的问卷调查,发现中资企业在柬的社会责任履行、公共外交活动及企业自身传播能力建设等方面成效不佳,柬籍员工认知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等情况,并认为亟需在国际形象塑造与传播的体系化建设、履行社会责任实践创新、提升企业与媒体及公关机构的互动能力、提升品牌意识及发挥龙头企业品牌引领作用、提升国际传播水平及本土化传播能力以及加大柬埔寨国别研究及跨文化传播等方面着力,以提升中国国际形象的效力与效果。

    自然保护地空间治理的理论逻辑与规则构造

    刘 超
    2022, 48(4):  115-126. 
    摘要 ( 921 )   PDF (40980KB) ( 1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当前正全面推进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自然保护地领域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为其提供法治保障。从概念溯源上看,自然保护地指称特定的地理空间,空间功能划分是自然保护地的体系构成与类型划分的依据,大尺度生态空间的生态系统管理理论是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这些构成了自然保护地空间治理的理论逻辑。大尺度空间环境治理提出了秉持生命共同体的立法理念、创设“增加受保护生态系统的自然程度”法律原则、引入协同治理立法模式的自然保护地立法需求。自然保护地立法应当将自然空间纳入一般规定以拓展立法对象、在改造现行制度时增设空间衔接制度,以此承载和彰显其空间治理功能。

    重归平衡:环保垂改的制度逻辑及其组织法创新

    杜 辉, 杨景晖
    2022, 48(4):  127-135. 
    摘要 ( 939 )   PDF (31922KB) ( 1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深化环保垂改的关键在于处理好纠正地方保护主义与压实地方主体责任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须置于环境职权配置的制度逻辑中求解,围绕相关组织法机制展开制度创新。以职权配置过程中的“约束性目标—形成性目标”这一平衡框架来看,要防止地方保护主义应当着眼于强化约束性目标,环保垂改正是尝试通过执法权的上收和监督权的强化达成此任务;压实地方主体责任则应当对形成性目标进行优化,当前生态环境领域内的其他相关改革通过层级任务的重构初步优化了形成性目标。行政组织法应对层级任务的重构进行系统回应,对任务划分、组织保障和权责归属等事项梯次明确。为此,需要以环境事权的界分来优化治理任务的配置,以组织模式的界定来回应治理任务的需求,以权责清单的建构来增进行政任务的体系化,从而构建一套分工清晰、权责适配的环境治理推进模式。

    法谚的司法援引——基于法律社会学视角

    刘顺峰
    2022, 48(4):  136-145. 
    摘要 ( 988 )   PDF (33542KB) ( 1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法谚援引作为司法理念与技术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至今尚未受到学界应有的关注。法谚虽无法律拘束力,却可发挥反映司法理念、增进司法信任、实现司法公正与回应司法期待的价值功能。在中国,司法场域的法谚援引呈现出受地域与法院层级影响、主要集中于民事案件领域、以西方传统法谚为主等总体特征,存在法谚援引的意识不甚清晰、误用错用较为普遍、援引较为主观随意等现实问题。法谚援引的系统化、规范化、语境化、层级化技术谱系与进路,可为建构体系化的法谚援引制度夯实理论与经验基础。

    “图像文本”研究范式的多学科讨论

    李东红, 魏金济
    2022, 48(4):  146-155. 
    摘要 ( 972 )   PDF (33646KB) ( 1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图像叙事是不同历史时期某一群体或个人思想观念的视觉呈现。图像叙事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史学话语体系下图像证史的争论、艺术考古领域对图像风格与特征的分析,以及田野民族志为实践基础的图像阐释三个领域。从“叙事”的视域出发,将图像作为文化表达、文化传承和文化习得的“文本”进行解读,是理解图像背后社会历史情境与思想意识的关键。

    中国文化走出去与去西方中心主义——以中国文化经典《水浒传》赛珍珠英译本为案例的分析

    任东升, 曲 畅
    2022, 48(4):  156-164. 
    摘要 ( 976 )   PDF (30839KB) ( 1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代以来,中西方跨文化译介传播中一直是以西方文化为强势主体。西方中心主义不仅是西方译介传播主体一直持有的意识、理念和理论自觉,而且在中国对外译介传播主体一方,也自觉不自觉地深受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赛珍珠是第一位翻译全本《水浒传》的西方译者,她长期在中国生活,对中国文化怀有深厚的情感,在英译《水浒传》时以反西方精神帝国主义为宗旨。但即使如此,她也在不自觉中以美国东方主义的潜在意识,在其译本中嵌入西方中心主义的内涵元素。新时代中国文化要走出去,亟须在中国文化外译传播中增强去西方中心主义的主体自觉。这其中,不仅要“去”西方中心主义直接、显在的呈现与影响,而且要“去”其间接、潜在的呈现与影响。

    新时代基于意识形态维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析论

    孙绍勇
    2022, 48(4):  165-172. 
    摘要 ( 1099 )   PDF (28145KB) ( 2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意识形态建设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阐明了意识形态与文化发展性质和方向的一致性。意识形态建设是文化自信内蕴的本体问题,意识形态自信是文化自信的硬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都有着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属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以深化意识形态建设来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才能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导航定向、凝心聚力。着眼思想文化多元化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指导,要辩证地认识和把握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与坚定增强文化自信内在的逻辑同构性和价值内契性,从而不断开辟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境界,筑牢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的精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