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思想战线, 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49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3-07-15
    上一期   
    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 
    颜晓峰
    2023, 49(4):  1-11. 
    摘要 ( 1428 )   PDF (1934KB) ( 1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形成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这一过程先后创立和形成了系列重大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两个结合”产生了中国化时代马克思主义,形成了鲜明特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学理性解读

    韩喜平, 杜都
    2023, 49(4):  12-18. 
    摘要 ( 1446 )   PDF (1559KB) ( 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解决主要矛盾的目标所在。“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学理基础和实践需求,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本质优势,也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有着深刻的内涵,而且内涵和外延随着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美好生活的满足,要求以强大且成熟的物质生产为保障,要求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支撑。

    中国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比较

    骆郁廷, 刘舒皓
    2023, 49(4):  19-29. 
    摘要 ( 1583 )   PDF (2138KB) ( 1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西方式现代化道路具有本质的区别。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与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相比,具有根本的制度、文明和价值差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是一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并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参考,对世界现代化进程具有独特贡献。

    毛泽东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实践探索及其当代价值

    段妍
    2023, 49(4):  30-36. 
    摘要 ( 1417 )   PDF (1546KB) ( 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和精神直面党内问题,着眼于建设“伟大的党”和领导“伟大的革命”,纠正党内错误思想、整顿不良作风和惩治腐败行为,不断加强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在自我纠错、自我提升中锻造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引领党的革命事业胜利前进。毛泽东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实践探索对新时代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新时代要把自我革命贯穿党的建设的各方面、全过程,在继承和发展中丰富自我革命的有效途径,在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中激发自我革命的强大动力。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建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探索

    唐皇凤, 祁净玉
    2023, 49(4):  37-49. 
    摘要 ( 1417 )   PDF (2386KB) ( 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为思想建党理论的探索者与创立者,毛泽东以建设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武装的革命政党为目标,把“从思想上建设党”置于党的建设首位,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思想建党,如何思想建党等基本问题,构建了内容丰富的党建理论体系,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思想建党的实践探索贯穿于整个新民主义革命时期,高度重视开展针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纠正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在工农党员中牢固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并探寻出一条通过整党整风运动实现全党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高度统一的新路径,开创出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的新传统。毛泽东思想建党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彰显了毛泽东思想建党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谱系中的历史地位,为建设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提供了理论指导。

    开展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亲属类型学与亲属实践复合式研究刍议

    马腾嶽
    2023, 49(4):  50-66. 
    摘要 ( 1414 )   PDF (2767KB) ( 1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亲属是人类社会的普同现象,亲属组织是社会构成的根本。中国具有丰富的多民族文化,关注人类社会的根本——亲属,对中国多民族社会的亲属进行更完善与全面的探究,正是推动社会科学本土化之基本且必要的方向。受历史因素影响,亲属研究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发展上所受重视有限,产出研究成果所占的比例极度稀微。多数中国诸民族的亲属研究成果数量稀少或完全缺乏,导致吾人对中国境内众多民族的亲属形态仍缺乏细致全面的认识,对基于亲属的社会团结机制与地方性知识缺乏系统性的学术理解。由此,梳理亲属理论的发展,反思中国亲属研究的现况与未来方向,进而开展“亲属类型学与亲属实践复合式研究”,是为新时代中国亲属研究的目标与策略。

    乡土中国的命运与农业文化遗产的未来

    卢成仁
    2023, 49(4):  67-73. 
    摘要 ( 1434 )   PDF (1566KB) ( 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农业文化遗产视角看现代化背景下的乡土中国,“集体失忆边缘的乡村”是当下的现实状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干预,透过对乡民记忆和情感的唤醒,让他们重新发现自己、重新发现村庄,重新认识乡土社会的特殊意义和价值。作为农耕文明杰出代表的农业文化遗产,是现代农业生态转型的基础,并与现代农业形成“古今相融、择善而用”的双向度交流、采借和交融关系。年轻一代的探索、实践与选择,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注入了新的精神动力,延续并拓展农耕文明体系的根脉。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杨小柳, 陆烨
    2023, 49(4):  74-80. 
    摘要 ( 1422 )   PDF (1529KB) ( 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比较中可以发现,中国式现代化从根本上改变了脱胎于殖民体系、以资本为中心的西方现代化模式不平等的内在属性,从而破解了西方现代化加剧多民族国家族群隔阂对立的发展困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深化推进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治理共同体、价值共同体、生命共同体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进入了更加高质量平等发展的全新阶段。

    中华民族认同:三维意涵、结构韧性与政治功能

    常轶军
    2023, 49(4):  81-89. 
    摘要 ( 902 )   PDF (1838KB) ( 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族群称谓。中华民族认同是指中华儿女对于自己所属的中华民族的认可、赞同、支持和归属感。中华民族认同蕴含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和心理力量。中华民族认同具有民族认同、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三维意涵,具有强大的结构韧性:纵向结构的根基性、内在结构的复合性和横向边界的包容性。中华民族认同具有以结构韧性支撑政治认同,以认同力量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主体意识保障国家安全的政治功能。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野下再思《黑暗传》论争

    宋旭红, 田诗琪
    2023, 49(4):  90-97. 
    摘要 ( 1455 )   PDF (1815KB) ( 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举措,对于强化民族认同、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重要作用。文化认同则是民族认同的核心内容,是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步骤。文学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强化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此意义上重新思考某些文学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民间文学作品《黑暗传》的相关论争恰好提供了一个例子。首先,《黑暗传》文类归属问题的大背景是中国学界对源自西方之史诗概念认识的不断深入与创新发展,而这个过程的完成极大地得益于我国民族文学史诗作品的发掘、整理与研究工作。同时反过来说,《黑暗传》的例子也说明,当我们对作品进行民族属性判定之时往往必然要触碰到交融共生、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底色;而通过被纳入中华民族文学版图,我们的各民族文学就可以以更清晰有力的定位获得进入世界文学国际视野的通道。这一民族性与世界性双重视野良性互动的过程既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文学研究领域发挥主导性作用的体现,也是我们在文学领域继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文化自信的主要途径。

    差序整治: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地方化实践

    陶自祥
    2023, 49(4):  98-106. 
    摘要 ( 819 )   PDF (1850KB) ( 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是迈向生态宜居的重要内容。村民在村落中的行为具有公私双重特性,因此在人居环境治理中可以灵活运用“差序空间”,即私人性空间、半公共性空间和公共性空间。在城镇化背景下,乡村人居环境治理面临着私人性空间自治弱化、半公共性空间协作弱化、公共性空间制度弱化三重困境。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应采取差序整治策略,即在私人性空间采取激励性治理,在半公共性空间采取契约性治理,在公共性空间采取制度性治理,以此确定村民权责边界,构建人居环境治理共同体。是故,差序整治是实现乡村人居环境有效治理的地方化实践路径。

    农村生活治理: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刘锐
    2023, 49(4):  107-116. 
    摘要 ( 789 )   PDF (2105KB) ( 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活事务成为乡村振兴阶段的治理内容,既源于村庄从生产本位转向生活本位,又源于国家试图将生活事务纳入治理议程。生活治理需立足生活事务属性,推动政社治理机制的适应性调整和协同。当前生活治理的问题是,通过固定程式治理村庄生活,将人心治理转换为单向的服务满意,不仅带来识别失真和治理失准,而且带来村民价值认知反噬。生活治理的关键是,尊重生活事务的整体性,立足生活事务的复杂性,创新治理机制,实现“行政的归行政、自治的归自治”,协调制度嵌入、自治主体与村民参与关系。当农村构建起主辅协同的平衡型治理机制,就能重建乡村生活秩序,实现群众的美好生活。

    专业化抑或去专业化?——中国乡镇街道社工站的建设图景与路径抉择

    祝西冰, 陈友华
    2023, 49(4):  117-128. 
    摘要 ( 830 )   PDF (2240KB) ( 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基层社会治理转型、广东与湖南实践助推和中国特色行政体制约束的综合作用下,乡镇街道社工站被认为是城市“五社联动”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并被赋予民政主责的基层社会组织、政社联动的民生服务总站、多元主体的资源整合中心三重定位。但在发展过程中,社工站缺少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保量持久的专业人才及独立自主的合法身份。根源在于社工站是在有限专业服务需求和有限专业服务能力双重制约下被动进行的政治行为,不可避免地面临标准化平衡与特色化发展的策略抉择、民生普适性和社工专业性的服务兼容、政府高投入与社会低产出的成效评估等难题。为更好地促进社工站发展,建议在“去专业化”原则下对社工站的站点定位、发展策略、服务特点及考核标准进行调适,从而让民生服务在基层得到更广泛的实践与拓展。

    论中国海外利益保护法律体系的构建

    漆彤, 范晓宇
    2023, 49(4):  129-141. 
    摘要 ( 1561 )   PDF (2463KB) ( 1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当前,全球经济治理结构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陷,中国海外利益面临日益严峻的风险与挑战,但与之对应的海外利益保护法律体系并不完善。构建中国海外利益保护法律体系是一项历史性任务,需要夯实基础、立足长远。构建中国海外利益保护法律体系,需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导理念,贯彻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四个基本价值观;以法治、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基本原则;以统筹国际法治和国内法治,统筹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统筹使用法律工具和非法律工具为基本路径。

    特别没收程序证明标准的体系化构建——以海外追逃追赃为视角

    张青, 刘一凤
    2023, 49(4):  142-151. 
    摘要 ( 800 )   PDF (1997KB) ( 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特别没收程序证明标准之体系化,有诉讼认识的阶段性、诉讼构造的对抗性以及实质正当法律程序上的根基。其体系结构由纵向诉讼流程上的递进式证明标准体系与横向诉讼构造上的多元化证明标准体系两个基本维度构成。囿于规范上的局限和理论上的误区,我国现行特别没收程序的证明标准设置,于纵向和横向维度上的体系结构均显不足。不仅各阶段证据标准不明,诉讼两造的证据负担也未见厘清,从而造成实务运作上弊病丛生,并有招致司法权力滥用之虞。未来对于特别没收程序证明标准的具体设置,应依诉讼阶段与争讼各方的特性、需求不同,而为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体系化安排。

    海外中国犯罪资产分享的规则构建初探

    杨琼
    2023, 49(4):  152-163. 
    摘要 ( 1406 )   PDF (2306KB) ( 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构建资产分享制度是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有利于改变我国海外资产追回长期滞后的现实困境,而且也是切实践行《刑事诉讼法》的特别没收程序和缺席审判程序的现实需要。国际公约所倡导的资产分享机制已成为国际社会跨境资产追回实践中的普遍共识,域外国家尤其是中国犯罪资产流入比较集中的国家,都将国际公约所倡导的资产分享机制转化为国内法上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规则。我国虽然在立法层面确立了资产分享制度,但其具体规则依然付之阙如。我国犯罪资产分享制度的建构必须以主权原则、法治原则和公平原则为基本遵循,在借鉴域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明确资产分享方法、范围和标准等核心规则,进而实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海外资产追回工作中的难题。

    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个人思想行为的价值理路

    李慕
    2023, 49(4):  164-172. 
    摘要 ( 1460 )   PDF (1825KB) ( 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恩格斯曾经指出,国家是第一个支配人的意识形态力量。这个现实性力量在国家统治与社会生活中塑造着意识形态引领个人的支配结构和价值逻辑。在价值追求上,意识形态确立占支配地位的精神力量,培育现实个人的价值观念和信仰信念,塑造社会团结,巩固和发展统治利益;在价值结构上,意识形态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向度建构评价主体,涵盖知识、理想、信仰三方面内容;在价值进路上,意识形态引领个人生成价值认知、进行价值判断、做出价值陈述、寻求价值实现、深化价值反思,不断强化价值认同和笃定价值信念。意识形态引领个人的价值逻辑,既体现了国家的支配需要,也契合了个人的精神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