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思想战线, 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7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1-03-15
    上一期   
    先秦民族史观钩沉————兼论周朝“夷夏”之辨
    彭华
    2021, 47(2):  1-11. 
    摘要 ( 1317 )   PDF (7658KB) ( 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如何看待先秦时期尤其是周朝时期的民族, 我们固然可以借鉴西方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 吸收以 “文化" 判别 “ 民族” 这 一观点, 亦即通过后天的文化因素 (如共同的语言文字、 共同的社会生活、 共同的礼制凤俗、 共同的历史记忆、 共同的民族意识等)来判别民族。 除此主观标准之外, 实则不可忽视一 个客观标准, 即先天的生理 因素是鉴定民族的客观标准,如生理特征(遗传特征)、血缘关系(包括祖先传说与世系追记)等。 对蛮夷戎狄的民族偏见与民族歧视是周朝“夷夏观”的主体内容, 而“以夏变夷”则是其主流导向, 这是周朝“夷夏之辨”的要义所在。
    印度的语言政策与族群关系
    肖宪, 毕媛媛
    2021, 47(2):  12-20. 
    摘要 ( 1267 )   PDF (6878KB) ( 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语言在民族身份认同中具有识别、 构建和强化的作用, 对民族国家往往具有统一和分裂的双重作用。 当代印度独特的语言问题和语言政策对其国内的族群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英属印度时期, 英国殖民者力图通过语言霸权达到同化印度的目的, 但却催生了现代印度民族主义。 印度独立后的国家语言规划面临极大的挑战;建国初期推行的印地 语国语化政策加剧了国内的民族冲突;原殖民语言 英语地位的恢复起到了平衡内部族群冲突、 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 三语模式 ” 的确立体现了国家语言政策对复杂民族关系 的再一 次妥协。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两股潮流的冲击下, 印度的语言政策和族群关系仍将面临严峻考验。
    社区文化资产建设与乡村减贫行动研究————以湖南少数民族D村社会工作项目为例
    张和清
    2021, 47(2):  21-29. 
    摘要 ( 1130 )   PDF (6662KB) ( 1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发展主义所构建的“现代”与“传统”、“先进”与“落后”话语体系,是少数民族乡村文化主体性缺失、传承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导致少数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逐步丧失主体性,加深了其贫困程度。“绿耕”在湖南D村利用少数民族社区优势文化资产开展社区资产建设,重拾文化自信心,凭借社区内生动力推动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治“五位一体”可持续发展。在社区文化资产建设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以"局内人"的视角理解社区文化脉络及其发展困境,从而打破发展主义“客体化”的运作逻辑,赋权社区民众,实现社区的主体性发展,并拓展城乡互助的社会资源网络,有效推进社区减贫。
    神话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的作用————以彝族史诗中的“月中有树”神话为例
    李世武
    2021, 47(2):  30-41. 
    摘要 ( 1206 )   PDF (9330KB) ( 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离不开多民族神话、史诗的交流、互鉴。中华史诗艺术传统的发生、发展,在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华史诗艺术传统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史诗艺术之林中的一座丰碑。中国史诗艺术研究界拥有足够的本土资源,应该形成跨族际比较诗学研究的自觉意识,推动中华史诗艺术研究的深入发展。彝族史诗绝不是一座封闭的文化孤岛,而是彝族先民与其他兄弟民族共同融合为中华民族的见证。彝族史诗中的“月中有树“神话,可分为“月中不死药”和“月中世界树”两种类型。从此神话的相关母题、异文、源流中,可梳理出其成因:现实经验与本土知识提供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华神话传统中“月中有树“神话的传播或外来神话文本与本土神话文本的交融;彝族史诗歌手的艺术创造力与彝族“月中有树“神话特质的生成。彝族史诗中的“月中有树“神话从以下三个方面发挥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强化中华文化认同;弘扬中华深层生态智慧;“月中不死药“神话还具有传承中华艺术治疗传统的作用。
    西双版纳傣族的教育认知与发展困境
    张振伟
    2021, 47(2):  42-51. 
    摘要 ( 1375 )   PDF (7909KB) ( 1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西双版纳傣族教育已从传统寺院转向现代学校,但前者与从历史上延续而来的均质化农业社会结构相配合,塑造了勤劳的社会化个体惯习与农民职业选择。此惯习与职业选择观念在尚未彻底转变的经济生活方式和比较经济优势下,对当代傣族教育认知、职业选择仍有重要影响,以至于学校教育的办学条件和效果虽有明显改善,但学生受教育年限仍普遍较短,职业选择以务农为主。这是理解西双版纳傣族学校教育发展出现困境的关键,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
    中国边疆非传统安全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基于广义边疆观与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
    谢贵平, 朱家福
    2021, 47(2):  52-66. 
    摘要 ( 1233 )   PDF (12239KB) ( 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由地区性大国向全球性大国迈进,国家利益不断拓展,特别是全球化的深度发展,人员、商品、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高频次、大规模地加速流动,国家主权范围内的地域边疆与非主权范围的场域边疆面临的各种非传统安全威胁也越来越多。传统边疆安全治理理念与方式已经难以有效应对日益复杂多元、叠合交织的多维边疆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新挑战。边疆非传统安全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安全治理转型、时代发展需求与理论反思再建构的内在诉求。新形势下,中国边疆非传统安全治理需要立足于广义边疆观与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及各种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时代性和特殊性,基于全球性视野、前瞻性思维和战略性考量,转变理念,创新思维,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价值追求,建构中国视角、中国语境与中国范式的中国边疆非传统安全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理论分析框架,才能有利于为全面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发展与利益提供理论支撑与智力支持。
    云南边境地区外籍流动人口治理的多维度思考
    郭天一
    2021, 47(2):  67-75. 
    摘要 ( 1200 )   PDF (7401KB) ( 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外籍流动人口的有效治理,事关我国边疆社会发展与长治久安,这不仅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在边境地区治理进程中的实践要求,也是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集中体现。综合来看,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实现针对云南边境地区外籍流动人口治理的有效性,可以从多个维度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和把握。从空间维度来看,要立足于地缘政治格局嫂变的视野进行考量;从法治和管理维度来看,应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和管理体制;从主体维度来看,要充分整合政府、市场、社会与周边国家等治理主体的能动作用;从客体维度来看,要积极实现对治理对象的人文关怀保障;从价值维度来看,须注重治边与睦边二者理念的有机统一。
    教育治理现代化与党的建设科学化相互促进的路径探索
    徐立, 周 蕾
    2021, 47(2):  76-83. 
    摘要 ( 1175 )   PDF (6426KB) ( 1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需要,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面对教育形势深刻历史性变化的重要战略思考,是破解教育事业改革热点难点问题的重要举措。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孜孜以求的目标,深深扎根于其诞生、革命、执政、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等每一个阶段,是我党保持先进性、永葆青春的必然选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基础和前提,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指针和动力,只有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促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水平提高,才能促进高水平、高素质爱党爱国人才培育,使两者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共同促进,实现党的建设与教育事业发展的协调统。
    陆海新通道建设与西部开发格局重塑
    马子红
    2021, 47(2):  84-92. 
    摘要 ( 1084 )   PDF (7218KB) ( 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我国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2000年以来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呈现出东西部差距收敛停滞、西部地区产业升级缓慢、开放型经济发展不足等三大新特征,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西部地区普遍存在产业政策不合理、市场机制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有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产业政策的合理引导作用,加快推动新时代西部地区的区域一体化进程,着力打造“通道+平台+产业+制度”的区域协调治理新体系,在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加快实现西部开发格局的重塑。
    “建国于大地之上”:钱穆的首都论、立国形态观与文化地理学
    任锋, 马猛猛
    2021, 47(2):  93-103. 
    摘要 ( 1227 )   PDF (8281KB) ( 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钱穆从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发表数篇涉及新中国首都问题的政论文章,这不仅是对风行一时之政治议题的讨论,也关涉对战后中国政治地理格局、立国形态和文明发展道路的深刻省思。从国家建构的视角来看,定都不仅要考虑国防军事的战略形势,更要顾及中国内部发展不平衡及其可能导致的民族分离和阶级分化问题。钱穆在其文化地理学论述中基于中国文明的地理变迁大势,勾画出由中国历代人文基点所汇集成的“中国弧”。位于弧形边缘的云南地区在战后有望成为中国文化新生的托命。钱穆提出“大陆农国”的设想,认为战后新中国应当通过吸收调剂农业文明和大陆空间形态所赋予的精神特质,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中国文明道路。
    数百年来学术界对神圣罗马帝国的研究及其新进展
    钱金飞
    2021, 47(2):  104-120. 
    摘要 ( 1506 )   PDF (12450KB) ( 1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神圣罗马帝国是一个在中东欧地区存在了近千年的政治实体,对德国、意大利、中东欧地区,乃至于整个欧洲的历史都产生过十分重要的影响。在19世纪初神圣罗马帝国解体之前,人们对这个帝国褒贬不一。19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在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至上的政治背景下,尽管人们对这个帝国也有过不同的争论,但大都以一种否定,甚至是鄙视的态度,将其视为一个“失败的民族国家”。20世纪50年代以来,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至上的理论遭到批判和放弃,欧洲也逐步开展和加深了其一体化,国际学术界重新兴起研究神圣罗马帝国的热潮,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们逐渐放弃了对这个帝国的负面评价,神圣罗马帝国的优越性和特点也得到了充分的揭示,一些学者甚至将其“过誉”为古代版的“欧盟”。
    由爱乡到爱国:清末云南留学生报刊中的国家话语
    朱强
    2021, 47(2):  121-130. 
    摘要 ( 1183 )   PDF (7176KB) ( 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省籍认同是建构国家认同的重要中间环节。清末,以省为单位的留学生报刊在宣传本省的同时,也重塑了本省地域形象。云南留学生报刊将云南塑造为气候宜人、资源丰富的富饶之地,堪称中国门户的战略要地,不仅表达爱乡之情,还论证云南与全国的密切联系及在全国的重要地位。云南留学生报刊中所体现的国家话语,反映了他们从爱乡到爱国,由省籍认同到国家认同的思想轨迹。这一现象,不但是清末云南地方精英国家认同的具体体现,而且对今天爱国情怀的培养仍有积极意义。
    关于修辞性叙事学的辩论:挑战、修正、捍卫及互补
    申丹
    2021, 47(2):  131-139. 
    摘要 ( 1168 )   PDF (6175KB) ( 1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修辞性叙事学是最为重要的后经典叙事学流派之一。美国《文体》期刊2018年春夏季合刊专门就这一流派展开了辩论,由该流派的权威詹姆斯·费伦撰写目标论文,多位来自不同国家和不同流派的学者对其进行回应,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和挑战费伦的观点,费伦则在该合刊的最后加以回应,捍卫修辞立场、说明相关问题。这场辩论涉及修辞性叙事学的基本模式和基本立场。通过评论这次学术观点的集中交锋,指出和纠正有关偏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修辞性叙事学的本质特征,以及不同模式、不同流派之间的互补关系。
    第三人称叙事中的不可靠叙述
    王浩
    2021, 47(2):  140-147. 
    摘要 ( 1790 )   PDF (5586KB) ( 2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不可靠叙述研究自诞生以来一直以笫一人称叙事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但笫三人称叙事文本中存在的诸多不可靠叙述现象不容忽视。韦恩·布思最初的研究同时涉及笫一、三人称叙事的情况,但由于叙述者与人物存在根本差异,以“不可靠叙述者”为核心概念的研究难以从学理上涵盖笫三人称叙事中的不可靠叙述。基于柏拉图对“模仿”和“讲述”的区分,把叙述归于叙述者,把可靠性或不可靠性归于人物,则无论笫一还是第三人称中的不可靠叙述都是叙述者的模仿叙事使然。对笫三人称叙事中的不可靠叙述现象保持敏感,有助于读者对文本进行阐释,甚至从不同的角度对笫三人称叙事作品获得新的认识。
    图像叙事与小说话语层的偏离型重构————以插图版鲁迅小说英译本的考察为例
    王逊佳
    2021, 47(2):  148-156. 
    摘要 ( 1127 )   PDF (5133KB) ( 1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世纪以来,图像叙事研究逐渐兴起。在此类研究中,插图版译本的图像叙事研究较为特殊,因为在插图版译本中,不仅存在由一种文字至另一种文字的语际转换,还存在由文至图的符际转换,且二者共存于跨文化交际的语境中。插图的图像叙事往往形成对源文话语层的偏离型重构。在鲁迅小说的英译本中,这种偏离型重构主要有三种类型:插图对源文的情节进行预叙、插图对源文的叙述视角进行转化、插图对译入语读者的观察位置进行具化。它们以不同方式影响译入语读者对小说的理解。由此,建构一个涵盖偏离型和忠实型重构的分析框架,能够助益今后的相关研究。
    民法典时代公司法定代表人受托责任建构
    赵万一, 王鹏
    2021, 47(2):  157-163. 
    摘要 ( 1131 )   PDF (5210KB) ( 1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民法典》基于法定代表人对公司之“概括代表”和“同一人格”的定位,在责任承担上采取了由公司对外清偿后,再对内进行事后追偿的双重机制。但由于公司法定代表人利益与公司利益兼具同质性和异质性,导致“同一人格”的认定缺乏法理和事实基础,因此这一双重责任追究机制的合理性值得商榷和反思。从控制公司代理成本和平衡公司利益冲突的角度考量,可以在公司制度设计中树立法定代表人与公司人格区分的理念,通过引入信托责任制度及对公司法定代表人受托责任约束机制的建构,合理分配公司与法定代表人间的责任承担。在《公司法》的修改时,应将更多的信托理念融入对法定代表人行为的规制,并通过完善忠实义务、注意义务的行为标准和判断标准的方式予以实现。
    国际人权法视野下中国健康权保障的制度实践与完善
    杜厚扬, 陈 岚
    2021, 47(2):  164-172. 
    摘要 ( 1122 )   PDF (6938KB) ( 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充分保障公民的健康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意。中国于1997年10月27日签署并于2001年3月27日批准了《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根据该《公约》第十二条之规定,中国在减低死胎率和婴儿死亡率,改善环境卫生,预防、治疗和控制传染病,以及提供无障碍的医疗照顾等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但在地区差异和群体差距、关注特殊群体健康需求、提供健康保健服务,以及通过保护环境以促进健康权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加强。为此,需要通过消除健康权保障的地区差异和群体差距、满足社会特殊群体的健康需求、完善国家保障健康权的制度、明确健康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路径来促进健康权的充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