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思想战线, 今天是

思想战线 ›› 2025, Vol. 51 ›› Issue (1): 131-144.

• • 上一篇    下一篇

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五阶段模式

  

  • 出版日期:2025-01-15 发布日期:2025-02-26
  • 作者简介:刘红春,云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云南 昆明,650091)。

  • Online:2025-01-15 Published:2025-02-26

摘要: 国内实践及学术研究表明,模式化预防是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通行有效做法,但既有的“预防的四级模式”与“三级预防模式”等并未按照“时间逻辑及其配套体系”进行理论提炼并指导实践。基于国家责任与宽宥主义理论指导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有益经验,根据时间逻辑和配套体系提炼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新模式,是制度化、规范化、具体化、法治化和闭环化预防工作效能的新思路。“预防犯罪教育—不良行为干预—严重不良行为矫治—刑罚处罚—安置帮教”的五阶段模式,以时间逻辑及其配套体系,将各预防主体的职责、工作等融通整合、无缝衔接。但该模式还存在经费投入不足和安排不合理、职能部门分工协作重合模糊、评估和奖惩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需要科学萃取国家责任与宽宥主义理论的适配要素,融入权责配置、机构人员、经费技术、监测监管等方面的优化中,标本兼治地化解五阶段模式的困境,促进未成年人犯罪率的下降,助力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法治环境的迭代升级。

关键词: font-family:宋体, ">未成年人, 犯罪预防, 国家责任, 宽宥主义, 五阶段模式font-size:mediu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