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思想战线, 今天是

思想战线 ›› 2020, Vol. 46 ›› Issue (6): 120-130.

• • 上一篇    下一篇

多元视角下的傈僳族源流考释

  

  • 出版日期:2020-11-15 发布日期:2020-11-24
  • 作者简介:段丽波,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教授(云南 昆明,650091)。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18AMZ2004);云南大学边疆治理与地缘政治学科(群)特区高端科研成果培育项目“民族与国家视野中西南边疆乌蛮的历史过程研究”阶段性成果(Y2018-10);2018年度云南大学人文社科校级科研项目“乌蛮与藏缅语族彝语支民族源流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18YNUGSP004)

  • Online:2020-11-15 Published:2020-11-24

摘要: 从考古学文化来看,氐羌民族源于黄河中上游的仰韶文化,之后发展为具有地方特色的马家窑文化及其之后的齐家文化,后经由西藏昌都卡若文化对川西南、滇西北和滇西的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西南氐羌民族包括傈僳族在内的彝语支各民族共同的源。秦汉时期,南下至西南地区的氐羌民族在与当地土著融合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昆明族、叟族等民族。魏晋以降,南中地区原来昆明族、叟族分布的地域内,出现了大量被记称为乌蛮的民族。南诏统一洱海过程中,“粟栗、施蛮、顺蛮”从乌蛮中分化出来,“粟栗”成为今天傈僳族的直接先民。在南诏把傈僳族先民向北、向西、向东进行多次迁徙的过程中,长褌蛮分化出来。元代居于金沙江两岸的施蛮、顺蛮,被记称为卢蛮,成为这一时期傈僳族先民的概称。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明代的傈僳族先民被迫向西迁移。“傈僳族”之称首见于清代,后经过不断的迁徙,傈僳族形成了今天跨境而居的格局,也形成了其分布广、大分散、小聚居的状态。从傈僳族的源流发展历程来看,不同的时期贯穿着“同源—异流—同流”和“同源—异流—异流”的分化发展规律,并成为彝语支各民族源流发展的重要特点。

关键词: 傈僳族, 乌蛮, 氐羌民族, 彝语支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