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思想战线, 今天是

思想战线 ›› 2023, Vol. 49 ›› Issue (2): 96-102.

• • 上一篇    下一篇

农业革命与国家生成:一个重要的人类学视野

  

  • 出版日期:2023-03-15 发布日期:2023-04-01
  • 作者简介:彭兆荣,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厦门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401331)。

  • Online:2023-03-15 Published:2023-04-01

摘要:

农业革命作为历史演化的重要事件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进程,被公认为一种历史性社会进步。主流观点认为:以栽培和驯化,以及水利灌溉为基本特征的农业革命不仅是原始时期人类采集狩猎形态的进化,而且促使了人口聚集、群体定居、城市雏形乃至国家的生成。近一段时期,人类学家对上述主流观点提出了质疑,出现强烈的反思性、甚至是反叛性观点;尤以詹姆斯·斯科特的《反谷》Against the Grain:A Deep History of the Earliest State 2017年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Against the Grain是作者有意而设定的双关语,具有“事与愿违”的意思。此书2019年由翁德明翻译,麦田出版社出版,书名直译为《反谷》。2022年由田雷翻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书名意译为《作茧自缚》。笔者在引用时兼顾三者,择而引之。为代表。中华文明属于农耕文明,人类学的反思观点对于我国的传统农耕文明、社稷国家的历史是否具有解释性,是否具有周延性,是否具有挑战性,都需要辨析,值得探讨。

关键词:

font-family:Calibri, font-size:10.5pt, "> font-size:10.5pt, ">栽培—驯化, 农业革命, 国家形态, 中式社稷, 灌溉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