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思想战线, 今天是

思想战线 ›› 2024, Vol. 50 ›› Issue (3): 98-111.

• •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明代的钱粮考课与地方施政实态


  

  • 出版日期:2024-05-15 发布日期:2024-06-11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财政体制变革与地方治理模式演变研究”阶段性成果(17ZDA175

  • Online:2024-05-15 Published:2024-06-11

摘要:

钱粮考课作为官员政绩考核与财政管理的结合,是维系国家财政运行的重要制度设计。明代,钱粮考课在定位上经历了两次重要调整,一是洪武中后期,随着国家赋税征收政策从开源转向守成,钱粮考课目的逐渐从追求赋税总量增长向不亏原额的“赋役完欠”转变。二是明中叶以来,因地方逋赋和财政压力,中央改变了明初抚民与钱粮并重的政绩认定原则,逐渐将钱粮完欠置于地方政绩考核的中心地位。通过户部介入、编订钱粮完解册薄和扩大参罚范围等措施,强化钱粮考课力度,形成地方省—道—府—州—县一体参罚模式。在考课标准上,形成一种既部分妥协于地方征收实际,又区分于财政分配内轻重缓急的变动标准。在明代后期专于催科的考课体制下,地方施政压力主要来自于钱粮完欠,地方官员的职责以及施政重心呈现“财政化”倾向。

关键词:

职官考课, 钱粮完欠, 催科, 地方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