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思想战线, 今天是

思想战线 ›› 2025, Vol. 53 ›› Issue (3): 45-56.

• • 上一篇    下一篇

全面抗战与中国共产党的“中华民族”话语构建——以杨松对“中华民族”概念的探析为例

  

  • 出版日期:2025-05-15 发布日期:2025-07-22
  • 作者简介:娄贵品,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教授(云南 昆明,650091)。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代内地民众对边疆认知演变研究”阶段性成果(22BZS101)

  • Online:2025-05-15 Published:2025-07-22

摘要: 全面抗战时期,在挽救危亡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其中,关于“中华民族”概念的话语构建,是一个重要方面,而杨松又是其中的先驱。杨松对“中华民族”概念的探析,是基于世界反法西斯侵略的现实需要,直接目的是驳斥日本侵略者“中国人非民族”及中日“同文同种”的侵华谬论。但杨松的“中华民族”,是指汉人及汉化了的各少数民族,因为他们已经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具有近代民族的特征。然而,中国境内还存在未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还保持着自己民族特征的其他少数民族,他们不能被无视、否定或排除在外。于是,杨松借鉴斯大林关于东欧多民族国家形成的论述,提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来加以调和。所以,杨松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是指中国由近代中华民族和非近代的各少数民族组成。杨松的“中华民族”及“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探析,有较大缺陷,但他提供了一个讨论和修正的基础,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华民族”概念话语构建。

关键词: font-family:宋体, ">全面抗战, 中国共产党, 中华民族, 杨松font-size:mediu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