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思想战线, 今天是

思想战线 ›› 2024, Vol. 50 ›› Issue (5): 95-114.

• • 上一篇    下一篇

汉唐时期对海岛的认识

  

  • 出版日期:2024-09-15 发布日期:2024-10-09
  • 作者简介:鲁西奇,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上海,200433)。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历史上的滨海地域研究”阶段性成果(14ZDB026)

  • Online:2024-09-15 Published:2024-10-09

摘要:

汉唐时期,人们以山、洲、岛、屿指称海岛,其中,以“山”为名的海岛常具有某种神性,以“洲”为名的海岛一般规模较大,“岛”则逐步成为海岛的通称。远海诸岛国与中国间的道里路程及其大小,主要得之于使译所传,用水陆行程日数表示;近海岛屿与陆地间的距离、大小与高低,则多赖观察、测量,主要用里数表示。近海岛屿被认为附属于陆地,人民生计以农耕为主,兼营渔、盐、航海,王朝国家采用与陆地基本相同的方式控制海岛;远海诸岛国被认为远离大陆,生计多有赖于海洋,重视水军、航海与贸易。对于近海岛屿的认识,主要来自陆地上的人,其所叙述的近海岛屿及其经济社会,是陆地及其经济社会体系的延伸;对于远海岛国的认识,主要来自国家间交往,其所叙述的远海岛国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形态,具有鲜明的海洋性。

关键词:

font-family:Calibri, font-size:10.5pt, "> font-size:10.5pt, ">海岛, 近海岛屿, 远海岛屿, 岛屿社会, 汉唐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