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思想战线, 今天是

思想战线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华民族何以是一个:顾颉刚中华民族理论新解

  

  • 出版日期:2018-09-15 发布日期:2018-09-21
  • 作者简介:曹为,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重庆,401120);云南大学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驻站研究人员(云南昆明,650091)。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基础与实践进路研究”阶段性成果(18BZZ055);西南政法大学2017年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二十世纪中国民族政治构建与族际整合研究”阶段性成果

  • Online:2018-09-15 Published:2018-09-21

摘要: 1939年2月,顾颉刚发表名文《中华民族是一个》。此文既非应景的时务策,也非完全成熟的理论体系,而是一篇承前启后的理论提纲。事实上,关于中华民族的理论思考,贯穿顾颉刚的整个学术生涯。20世纪20年代,顾颉刚中华民族理论的基本逻辑是旧“一”向新“一”的进步。30年代,其理论逻辑转向“多”与“一”的协调。40年代后,顾颉刚试图将上述两个逻辑调和起来,以进步观念阐明中华民族斗争融合的历史过程,并赋予此历史过程以一种共同生活结构,在打破陈腐的华夷之辩同时,防止政治体量的减损。尽管顾颉刚最终没能建构出体系完备的中华民族理论,但他对中华民族理论的历史逻辑和政治属性皆有深入研究。

关键词: 顾颉刚,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