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思想战线, 今天是

思想战线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共同体视阈下的中华民族意涵分析及其可能限度

  

  • 出版日期:2017-05-15 发布日期:2017-05-28
  • 作者简介:张会龙,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博士; 冯育林, 云南大学民族政治与边疆治理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云南 昆明, 650091)。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中国边疆社会问题的生成逻辑与治理范式” 阶段性成果 (16BZZ037);云南大学 “青年英才培育计划” 项目

  • Online:2017-05-15 Published:2017-05-28

摘要: “中华民族” 是一个被广泛运用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概念。 自其产生伊始, 就成为社会各界竞相关注与讨论的对象。 如何根据时代的变迁和国家的需要准确界定中华民族的意涵, 至今仍是理论研究和民族政策制定的重大议题。 一般看来, 民族不过是人的类生活本质不够完善的共同体存在形式。 然而, 中华民族的意涵却应国家发展所需被寄予了更高的期待。 从类型学角度和共同体形态分析, 中华民族共同体不仅具有历史文化形态属性、 社会联结属性、 精神—命运属性, 更具有政治建构属性。 由于共同体本身固有的政治悖论, 使得共同体视阈下认知中华民族, 须在发掘其丰富的伦理价值和道德意涵的同时,进一步厘清其中的可能限度和内在困境, 以达到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性认知目的。

关键词: 共同体, 中华民族, 意涵, 限度, 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