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思想战线, 今天是

思想战线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水文、稻作、景观与江南生态文明的历史经验

  

  • 出版日期:2017-01-15 发布日期:2017-04-27
  • 作者简介:王建革,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博士 (上海, 200433)。

  • Online:2017-01-15 Published:2017-04-27

摘要: 在江南生态文明历史过程中, 有三点特别值得借鉴。 一是古人的水流平衡水利生态技术。 唐宋时期的塘浦圩田制度利用自然的技术, 使水网系统水流周流, 灌排有序, 可以百年不灾。 古人还会有效率地利用河道弯曲蓄水, 传统的水塘也对农民有着生态与经济的意义。 二是精耕细作和生态循环技术。 稻作农业对水稻土的培肥, 以及桑基农业的生态循环, 都是传统农业中的精华和典范。 三是传统的审美意识对园林和一般田野景观的改造。 早期人地关系宽松, 古人依靠广大的自然生态景观经营田野和园林。 随着人口压力增加, 后期的人们利用水流和小生境经营田野并建成具有江南特色的小园林生态。

关键词: 景观, 传统农业, 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