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思想战线, 今天是

思想战线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李大钊的金线论与恩格斯的红线论---兼论多民族国家的理论基础

宋培军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编辑部副编审 北京100005)。   

  • 发布日期:2016-07-01

  • Published:2016-07-01

摘要: 唯物史观有两种阐释进路:其一,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最早提出了阶级斗争“金线论”,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理论,影响深远|其二,恩格斯在给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写的书评中最早提出了社会存在即经济发展“红线论”,直至晚年坚守不渝。“社会生产力”与“阶级斗争”的关系,前者作为“终极原因”,后者作为“伟大动力”,罗荣渠先生早有宝贵厘定,但是在生产力发展(即经济变革)与阶级斗争(即政治变革)二分框架下讨论历史的动因和动力问题,也有可能忽视了两者同样作为精神“动力的动力”而存在的一致性。“金线”是指称暴力或军队组织,它本身就是一种与“经济力量”难解难分的社会存在或物质力量:在“既用以保卫财产,又用以获取财产”时,就是“一种经济力量”。“红线”与“金线”实际上是唯物史观的主辅两条线,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展现的生产方式序列图式是:与“社会生产力”作为历史的动因(根本动因、根本动力)不同,“人的生产力” (Produktivkrfte der Menschen)发展才是历史的动力(基本动因、基本动力)。

关键词: 李大钊, “金线论”, 恩格斯, “红线论”, 主辅线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