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思想战线, 今天是

思想战线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幻听、 灵听与偶听——试论叙事中三类不确定的听觉感知

  

  • 出版日期:2017-05-15 发布日期:2017-05-28
  • 作者简介:傅修延, 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基地江西师范大学叙事学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中西叙事传统比较研究” 首席专家, 江西师范大学校聘资深教授、 博士、 博士生导师 (江西 南昌, 330022)。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听觉叙事研究” 阶段性成果 (13AZW00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中西叙事传统比较研究” 阶段性成果 (16ZDA195)

  • Online:2017-05-15 Published:2017-05-28

摘要: 叙事作品中的幻听、 灵听和偶听源于听觉感知的不确定性, 这三类不确定的“听” 分别处在真实性、 可能性与完整性的对立面上: 幻听的不真实在于信息内容的虚假; 灵听的不可能是由于信息交流的渠道过于离奇; 偶听的不完整缘于信息的碎片化。 就不确定的程度而言, 幻听甚于灵听, 而灵听又甚于偶听。 感知的不确定必定造成表达的不确定, 但迷离恍惚的听觉事件往往能使文本内涵变得更加摇曳多姿, 带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和更多的咀嚼意趣。 不仅如此, 这类不确定的 “听” 还能为故事的始发、 展开和转向提供动力, 对人物性格的凸显与作品题旨的彰明, 亦有画龙点睛般的贡献。 对幻听、 灵听和偶听进行系统的梳理辨析, 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讲故事艺术的丰富与微妙。

关键词: 幻听, 灵听, 偶听, 不确定, 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