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共享文化符号所承载的意义体系构成了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主要体现在以共享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学艺术符号、以共享物质遗存为载体的物质文化符号、以共享传统节庆为核心的民俗文化符号、以共享象征标识为载体的政治象征符号四重维度,分别对应认知功能、情感功能、价值功能与行为功能。在长期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各民族共享文化符号的四重维度分别诠释了中华文化认同的内在逻辑,形成“符号认知、情感投射、价值内化、行为外显”的完整闭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增进中华文化认同,需从多维时空场域活跃的共享文化符号入手,从构建彰显中华文化整体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符号的表达体系着力,探索切实可行的文化认同实践路径:树立和突出共享语言文字符号,构筑中华文化认同的思想根基;树立和突出共享物质文化符号,激发中华文化认同的情感共鸣;树立和突出共享传统节庆符号,凝聚中华文化认同的价值取向;树立和突出共享政治象征符号,引领中华文化认同的实践方向。